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文科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11分。青海文科49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歷史類4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青海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89分)、青海師范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79分)、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72分)。
省外:南京審計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497分)、首都師范大學(最低496分)、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最低495分)、山東科技大學(最低494分)、天津師范大學(最低49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999名到第1024名,共有2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青海歷史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青海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89 | 1176 | 本一 |
2 | 青海師范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79 | 1454 | 本一 |
3 | 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72 | 1683 | 本一 |
2、2025青海歷史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京審計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497 | 980 | 本一 |
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496 | 998 | 本一 |
3 | 首都師范大學 | 公辦 | 496 | 998 | 本一 |
4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公辦 | 495 | 1024 | 本一 |
5 | 蘭州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494 | 1051 | 本一 |
6 | 西南交通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494 | 1051 | 本一 |
7 | 山東科技大學 | 公辦 | 494 | 1051 | 本一 |
8 | 南昌大學 | 公辦 | 493 | 1073 | 本一 |
9 | 青島大學 | 公辦 | 493 | 1073 | 本一 |
10 | 天津師范大學 | 公辦 | 493 | 1073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495分左右(共有7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陜西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堅持“頂天”“立地”相結合的科技工作方針,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扣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在農作物遺傳育種與病蟲害防治、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旱區農業高效用水、經濟林果育種與栽培、畜禽良種繁育與健康養殖、農業生物技術、設施農業工程、葡萄與葡萄酒等研究領域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建校以來,學校累計獲得各類科技成果6000余項,獲獎成果1800余項。培育出了世界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小麥品種“碧螞1號”,長期主導我國小麥品種換代的遠緣雜交小麥良種“小偃6號”,以及我國自主培育和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蘋果品種“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3000億元。合校以來,學校牢記服務旱區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使命,始終站在助推西部大開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前沿,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4項,主持完成省部級一等獎99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78件。研究的黃土高原蘋果優質高效綠色生產的系列關鍵技術,支撐引領黃土高原成為世界公認、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構建的土壤侵蝕調控技術體系,攻克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這一世界難題,助推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400公里,為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都師范大學簡介:
首都師范大學建于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師范,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市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學校現有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七十年來已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二十余萬名,是北京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2419人,在1668名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409人,副高職稱人數585人,博士1229人,碩士395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5%。目前學校已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如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入選“北京學者計劃”,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入選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計劃,入選北京市高層次人才引進資助計劃,北京市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選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入選長城學者培養計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國家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11人,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6人,入選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
青島大學簡介:
青島大學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青島,承載著青島這座城市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充滿了濃郁的時代氣息。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負著新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學、守正、出奇”的校訓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全面開啟建設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相關推薦:
2025年安徽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和截止時間(附志愿填報規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