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重慶大學最容易考上的是云南省(藝術類專業本科一批文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85分(分差35分);最難考上的是黑龍江省(本科批物理類)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644分(分差284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重慶大學:
1、重慶(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63分、歷史類565分能上。
2、河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81分、歷史類569分能上。
3、浙江(一段)考生預測649分能上。
4、廣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59分、歷史類553分能上。
5、湖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85分、歷史類601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重慶大學?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重慶大學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重慶(本科批) | 歷史類 | 592 | 428 | 164 |
物理類 | 565 | 427 | 138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9 | 427 | 182 | |
重慶(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8 | - | - |
歷史類 | 562 | - | -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綜合類 | 633 | 475 | 158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類 | 620 | 422 | 198 |
歷史類 | 612 | 438 | 174 | |
中外合作辦學或國際項目(物理類) | 610 | 422 | 188 |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601 | 438 | 163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82 | 422 | 160 | |
黑龍江(本科批) | 歷史類 | 619 | 410 | 209 |
物理類 | 639 | 360 | 279 | |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物理類) | 574 | 360 | 214 | |
湖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607 | 432 | 175 |
物理類 | 621 | 437 | 184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1 | 437 | 164 |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599 | 432 | 167 | |
陜西(本科一批) | 理科 | 609 | 475 | 134 |
文科 | 590 | 488 | 102 | |
藝術類專業(文科) | 540 | 488 | 52 | |
國家專項計劃(理科) | 535 | 475 | 60 | |
國家專項計劃(文科) | 534 | 488 | 46 | |
預科班(理科) | 553 | 475 | 78 | |
安徽(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物理類 | 624 | - | - |
歷史類 | 623 | - | - | |
安徽(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38 | 465 | 173 |
物理類 | 644 | 465 | 179 | |
歷史類 | 629 | 462 | 167 | |
藝術類專業(歷史類) | 609 | 462 | 147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617 | 448 | 169 |
歷史類 | 617 | 463 | 154 |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609 | 463 | 146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95 | 448 | 147 | |
藝術類(歷史類) | 584 | 463 | 121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9 | 448 | 161 | |
北京(本科批) | 綜合類 | 629 | 434 | 195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626 | 434 | 192 | |
河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632 | 449 | 183 |
物理類 | 612 | 448 | 164 | |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物理類) | 596 | 448 | 148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9 | 448 | 161 | |
藝術類專業(歷史類) | 600 | 449 | 151 | |
河北(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624 | - |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1 | - | - |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624 | 505 | 119 |
文科 | 632 | 550 | 82 | |
民族班(文科) | 616 | 550 | 66 | |
民族班(理科) | 607 | 505 | 102 | |
藝術類專業(文科) | 585 | 550 | 35 | |
云南(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文科 | 611 | - | - |
上海(本科批) | 綜合類 | 543 | 403 | 140 |
廣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561 | 371 | 190 |
歷史類 | 551 | 400 | 151 | |
新疆(本科一批) | 理科 | 556 | 390 | 166 |
文科 | 542 | 425 | 117 | |
新疆(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南疆單列(理科) | 494 | 390 | 104 |
國家及地方專項(理科) | 495 | 390 | 105 | |
四川(本科一批) | 文科 | 594 | 529 | 65 |
理科 | 634 | 539 | 95 |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626 | 539 | 87 | |
邊防子女預科班(理科) | 590 | 539 | 51 | |
戲劇影視文學(文科) | 567 | 529 | 38 | |
民族班(理科) | 615 | 539 | 76 | |
民族班(文科) | 574 | 529 | 45 | |
貴州(本科批) | 民族班(歷史類) | 608 | 442 | 166 |
民族班(物理類) | 606 | 380 | 226 | |
物理類 | 620 | 380 | 240 | |
歷史類 | 626 | 442 | 184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78 | 380 | 198 |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604 | 442 | 162 | |
青海(本科一段) | 文科 | 529 | 411 | 118 |
理科 | 525 | 343 | 182 | |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理科) | 482 | 343 | 139 | |
內蒙古(本科一批) | 文科 | 578 | 478 | 100 |
理科 | 621 | 471 | 150 | |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理科) | 572 | 471 | 101 |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709 | 483 | 226 |
江蘇(本科批) | 歷史類 | 618 | 478 | 140 |
物理類 | 638 | 462 | 176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37 | 462 | 175 | |
江蘇(本科提前批) | 歷史類 | 599 | - | - |
廣東(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8 | 442 | 166 |
歷史類 | 606 | 428 | 178 | |
物理類 | 616 | 442 | 174 | |
藝術類(歷史類) | 576 | 428 | 148 | |
寧夏(本科一批) | 文科 | 582 | 496 | 86 |
理科 | 573 | 432 | 141 | |
遼寧(本科批) | 物理類 | 599 | 368 | 231 |
歷史類 | 627 | 400 | 227 | |
福建(本科批) | 藝術學門類(歷史類) | 568 | 431 | 137 |
物理類 | 639 | 449 | 190 | |
歷史類 | 604 | 431 | 173 | |
中外合作(物理類) | 628 | 449 | 179 | |
甘肅(本科批C段)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66 | 370 | 196 |
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 | 559 | 421 | 138 | |
歷史類 | 557 | 421 | 136 | |
物理類 | 615 | 370 | 245 | |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物理類) | 581 | 370 | 211 | |
山西(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621 | 506 | 115 |
文科 | 591 | 516 | 75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綜合類 | 618 | 444 | 174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608 | 444 | 164 | |
河南(本科一批) | 其他單列(理科) | 582 | 511 | 71 |
理科 | 629 | 511 | 118 | |
文科 | 609 | 521 | 88 | |
較高收費(理科) | 611 | 511 | 100 | |
特殊類(文科) | 567 | 521 | 46 |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649 | 492 | 157 |
綜合類 | 651 | 492 | 159 |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重慶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辦于1929年,提出建設“完備弘深之大學”的愿景,到20世紀40年代發展成為文理工商法醫各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經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為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后,學校進行了全面的恢復調整和改革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1998年獲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原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重慶大學,2001年成為“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目標不懈奮進。
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系統構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體系和人才引育“金字塔”,積極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氛圍,以先進體制機制激發高層次人才持續匯聚的內生動力。現有專任教師3200余人,其中包括9位院士在內的國家級人才300余人次,博士生導師1900余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200余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