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515分左右(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物理類考生51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71分。廣西物理類51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物理類51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桂林理工大學(最低517分)、廣西科技大學(最低517分)、桂林理工大學(最低513分)、廣西師范大學(最低518分)、廣西中醫藥大學(最低518分)。
省外:貴州師范大學(最低517分)、青島大學(最低516分)、西華大學(最低515分)、天津科技大學(最低514分)、山東師范大學(最低51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45461名到第46144名,共有68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物理類5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桂林理工大學 | 公辦 | 517 | 44812 | 本科 |
2 | 廣西科技大學 | 公辦 | 517 | 44812 | 本科 |
3 | 桂林理工大學 | 公辦 | 513 | 47429 | 本科 |
4 | 廣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18 | 44178 | 本科 |
5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18 | 44178 | 本科 |
2、2025廣西物理類5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體育大學 | 公辦 | 517 | 44812 | 本科 |
2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517 | 44812 | 本科 |
3 | 杭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516 | 45460 | 本科 |
4 | 青島大學 | 公辦 | 516 | 45460 | 本科 |
5 | 揚州大學 | 公辦 | 515 | 46144 | 本科 |
6 | 西華大學 | 公辦 | 515 | 46144 | 本科 |
7 | 浙江農林大學 | 公辦 | 514 | 46802 | 本科 |
8 | 天津科技大學 | 公辦 | 514 | 46802 | 本科 |
9 | 華中農業大學 | 公辦 | 513 | 47429 | 本科 |
10 | 山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513 | 4742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5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515分左右(共有406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廣西科技大學簡介:
廣西科技大學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區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柳州市,是直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1958年在南寧籌建的廣西工學院。1985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廣西工學院移到柳州市辦學。2012年廣西工學院與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廣西科技大學。
學校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學校以工為主,專業涵蓋工、管、理、醫、經、文、法、藝術、教育等九大學科門類。2013年經自治區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現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學科,2個廣西一流學科(B類),9個廣西高校重點學科,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40多個專業方向。有69個本科專業、9個專科專業,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1個專業通過國際實質等效認證,1個專業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12個專業列入廣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職教師資本科專業點建設項目3個,廣西高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9個,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6個,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建設項目7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40門,廣西普通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1門。
揚州大學簡介:
揚州大學坐落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學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其農科和代辦的文史專修科西遷揚州,組建蘇北農學院和蘇北師范專科學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時期相繼在揚建立或遷來揚州辦學。1992年,學校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
從通州興學、奠基立業到遷揚辦學、艱苦創業,再到六校合并、開創新業,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文科底蘊深厚、農科優勢突出、科學人文交融、分類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學校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校園占地面積60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141.7萬平方米。全校固定資產總值63.46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37億元,圖書館藏書402萬冊,擁有直屬附屬醫院、實習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江蘇省智慧校園示范校等榮譽。
浙江農林大學簡介:
浙江農林大學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58年,時稱天目林學院,1966年改名為浙江林學院,2010年更名為浙江農林大學。經過60余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農林、生物、環境學科為特色,涵蓋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建立了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和學位授權體系。
本部面向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8315人、研究生5049人、留學生998人,教職工2378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國家級人才42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2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團隊4個,省級創新團隊17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浙江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