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高考歷史類515分左右(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貴州歷史類考生51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貴州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貴州高考分數線,貴州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42分。貴州歷史類51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貴州歷史類51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貴州師范大學(最低515分)、貴州師范學院(最低515分)、貴州師范學院(最低515分)、遵義醫科大學(最低504分)、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最低496分)。
省外:江西中醫藥大學(最低517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最低516分)、湖南工業大學(最低515分)、湖南中醫藥大學(最低514分)、中華女子學院(最低51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貴州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4549名到第14828名,共有280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貴州歷史類5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515 | 14583 | 本科 |
2 | 貴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515 | 14804 | 本科 |
3 | 貴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515 | 14804 | 本科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公辦 | 504 | 17842 | 本科 |
5 |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 公辦 | 496 | 20516 | 本科 |
2、2025貴州歷史類5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濟南大學 | 公辦 | 517 | 14274 | 本科 |
2 | 廣東醫科大學 | 公辦 | 517 | 14120 | 本科 |
3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17 | 14195 | 本科 |
4 | 武漢輕工大學 | 公辦 | 516 | 14368 | 本科 |
5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公辦 | 516 | 14507 | 本科 |
6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公辦 | 515 | 14688 | 本科 |
7 | 湖南工業大學 | 公辦 | 515 | 14625 | 本科 |
8 | 曲阜師范大學 | 公辦 | 514 | 14917 | 本科 |
9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14 | 14992 | 本科 |
10 | 中華女子學院 | 公辦 | 513 | 15324 | 本科 |
以上“2025年貴州高考歷史類5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貴州錄取線都在515分左右(共有213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貴州師范學院簡介:
貴州師范學院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前身系創建于1978年的貴州教育學院,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制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獲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6年,學校成為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獲批省級“雙一流”建設項目建設單位。
學校現有18個教學單位,52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3700余人,形成了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繼續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體系;有一所附屬中學——貴州省實驗中學。學校有教職工1110人,教師中70人次獲省部級以上人才稱號,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管專家3人,省級學術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入選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千人創新創業人才、高層次創新型百層次人才、省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等42人次。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00余人。學校現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項,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5項;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支持學科共1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級人才基地等省部級科研平臺38個,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近年來,共獲批135項國家級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12項;橫向項目2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近60余項。近三年,學生在“互聯網+”“創青春”等賽事中獲省部級以上獎項400余項,創新創業競賽成果居貴州省高校前列。
湖南工業大學簡介:
湖南工業大學是一所具有65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大學,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由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同年合并了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辦學過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設學校、湖南省財會學校并入。學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創辦的株洲市師范學校。
學校擁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內雙一流建設學科”設計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化學、生物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擁有“先進包裝材料研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國包裝廣告研究基地”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擁有“生物醫用納米材料與器件”“生物質纖維功能材料”等9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擁有2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4個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3個湖南省高等學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以及“產品包裝創新工業設計中心”“包裝設計藝術與技術研究基地”等4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與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灣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組建“建筑墻體節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聯合建設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湖南中醫藥大學簡介:
湖南中醫藥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湖南省重點建設本科院校,全國首批設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中醫藥院校,全國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現有含浦、東塘兩大校區,占地面積1018畝。下設15個本科教學學院,以及研究生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湘杏學院(獨立學院),15所附屬醫院(2所直屬附屬醫院),25所教學醫院。現任黨委書記戴愛國,校長易剛強。
科技促校動能強勁。“十三五”以來,學校新建科研大樓、實驗動物中心,新增科研實驗室2.4萬平米;建有湖南省中藥粉體與創新藥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中藥粉體關鍵技術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醫內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及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醫藥粉體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芙蓉實驗室中醫藥精準醫學研究部等各級各類科研平臺97個;立項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700余項,新增縱向科研經費約1.7億元,實現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區域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大項目的突破。學校獲專利授權613項及各級各類科研獎勵60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一等獎9項,國家一級學會獎勵97項。高水平論文發表呈持續走高趨勢,2020年以來,SCI論文數量增長2倍以上。Atta院士中國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帶一路”傳統醫藥院士工作站落戶我校;成立劉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主辦的英文期刊《數字中醫藥(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DCM)是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第一個獲批“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支撐的高起點新刊,被CSCD核心庫、Scopus數據庫收錄;《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入選T2級期刊;《東方藥膳》是我國唯一一份以介紹藥膳食療內容為主的科普性期刊。由我校與荷蘭本瑟姆科技出版集團合作創刊的雜志《Current Traditional Medicine》被SCI-E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