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35分左右(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理科考生53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343分。青海理科53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類53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四川大學(最低536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最低535分)、中山大學(民族班)(最低534分)、西北工業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527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最低526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935名到第952名,共有1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青海物理類5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四川大學 | 公辦 | 536 | 934 | 本一 |
2 | 西安交通大學(特色專業或中外合作辦學) | 公辦 | 535 | 952 | 本一 |
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35 | 952 | 本一 |
4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34 | 973 | 本一 |
5 | 西北工業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7 | 1132 | 本一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526 | 1153 | 本一 |
7 | 電子科技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5 | 1174 | 本一 |
8 | 重慶大學 | 公辦 | 525 | 1174 | 本一 |
9 | 山東大學 | 公辦 | 522 | 1235 | 本一 |
10 | 廈門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1 | 1265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35分左右(共有2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電子與信息學科為特色,工、理、管、文、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目前有南、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944.8畝,校舍建筑面積154.03萬平方米。
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建的我黨我軍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延續著中國高校最長的紅色根脈。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陜西延安、河北獲鹿、河北張家口等地辦學,1958年遷址陜西西安,1960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簡稱“西軍電”),1966年轉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毛澤東同志曾先后三次為學校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現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三個學科入選第二輪“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先后簽署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蘇省先后兩次簽署協議,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現啟用明故宮、將軍路、天目湖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046畝,建筑面積191.81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收藏316.8萬余件印刷型文獻、170個中外文數據庫,1366萬余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現有教職工3609人,其中專任教師2303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611人,博士生導師646人,全職院士5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7人次,國家級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選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千余人次。現有學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學位留學生669人)。
山東大學簡介: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1997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邁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深刻領會“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精神實質,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以追求卓越、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大力實施“七大戰略”,加快推進“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學校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金融數學、晶體材料、地下工程、生殖醫學等若干學科方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國古典學術優勢充分彰顯,家國情懷、擔當精神、崇實品格、創新素養的“山大基因”廣受贊譽。
相關推薦:
2021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本科?(附2012~2021年省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