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630分左右(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物理類考生63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71分。廣西物理類63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物理類63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廣西醫科大學(最低622分)。
省外:北京師范大學(最低632分)、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最低631分)、北京交通大學(最低630分)、北京交通大學(最低629分)、大連理工大學(最低62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279名到第2379名,共有10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物理類6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廣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622 | 3364 | 本科 |
2、2025廣西物理類6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32 | 2179 | 本科 |
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公辦 | 631 | 2278 | 本科 |
3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 | 公辦 | 631 | 2278 | 本科 |
4 | 武漢大學 | 公辦 | 630 | 2379 | 本科 |
5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630 | 2379 | 本科 |
6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629 | 2490 | 本科 |
7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28 | 2612 | 本科 |
8 | 華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628 | 2612 | 本科 |
9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628 | 2612 | 本科 |
10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628 | 2612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6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630分左右(共有10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廣西醫科大學簡介:
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空間充足。廣西醫科大學創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學校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1949年11月更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3年4月經衛生部批準更名為廣西醫學院,1996年5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現擁有南寧-校本部、南寧-武鳴校區、南寧-五象校區(在建)和玉林校區4個校區,共占地約3300畝。
培養體系完整,學科實力強勁。學校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體系。現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基本覆蓋醫學學科和本科招生專業。現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設有廣西院士工作站1個及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個、廣西一流學科6個、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6個、廣西重點學科9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ESI學科全球排名897位,居全球前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科大學。學校現有32個學院,含8個科教融合學院;設有蘇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
學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創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長。這是我黨老一輩革命家和科學家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創辦的紅色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創造、發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
學校堅定不移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圍繞“完善拓展‘一帶一路’,深耕東北亞、深化歐美”國家及地區國際合作的區域戰略布局,全方位開展教學、師資、人才培養、科研和組織管理國際化工作。目前,與43個國家和地區的313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發起中國卓越大學聯盟-日本國立六大學聯盟以及中國-烏克蘭大學聯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等19個國際大學聯盟。學校建有3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合作高校分別是日本立命館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個(合作高校為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有國家公派、聯合培養、交換學習、短期交流訪問等各類450余項學生海外交流項目,年選派規模達2500余人次;教師長短期出國(境)公派、進修、參會、訪問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請長短期海外專家學者近600人來校工作訪學;2023年以來學校有留學生1660人,其中學歷生占比56.7%。
2022年上海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漢大學?(附2017~2021年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