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山西理科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山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數線,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06分,本二批分數線為418分。山西理科485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類4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山西中醫藥大學(最低480分)、太原科技大學(最低477分)、長治醫學院(最低475分)、山西師范大學(最低468分)、太原工業學院(最低466分)。
省外:云南財經大學(最低487分)、成都工業學院(B)(最低486分)、承德醫學院(最低485分)、遵義醫科大學(最低484分)、廣東金融學院(最低48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5571名到第56129名,共有559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山西物理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山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80 | 59178 | 本二A |
2 | 太原科技大學 | 公辦 | 477 | 61057 | 本二A |
3 | 長治醫學院 | 公辦 | 475 | 62322 | 本二A |
4 | 山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468 | 66752 | 本二A |
5 | 太原工業學院 | 公辦 | 466 | 68094 | 本二A |
2、2025山西物理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大連交通大學(B) | 公辦 | 487 | 54943 | 本二B |
2 | 云南財經大學 | 公辦 | 487 | 54943 | 本二A |
3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86 | 55570 | 本二A |
4 | 成都工業學院(B) | 公辦 | 486 | 55570 | 本二B |
5 | 湖北大學 | 公辦 | 485 | 56129 | 本二A |
6 | 承德醫學院 | 公辦 | 485 | 56129 | 本二A |
7 | 西藏大學 | 公辦 | 484 | 56815 | 本二A |
8 | 遵義醫科大學 | 公辦 | 484 | 56815 | 本二A |
9 | 安徽工程大學 | 公辦 | 483 | 57425 | 本二A |
10 | 廣東金融學院 | 公辦 | 483 | 57425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山西錄取線都在485分左右(共有176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山西師范大學簡介:
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前身是晉南師范??茖W校,1964年升格為山西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山西師范大學,1990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山西省職業師范??茖W校和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獨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21年從臨汾遷址太原。建校以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本碩博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山西省“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質增效重點建設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億工程高水平大學建設院校,進入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構建更高水平師資體系。現有教職工1878人,其中專任教師1374人。擁有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青2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山西省“三晉學者”3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6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4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26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4人,國家杰青4人,國家優青3人。
安徽工程大學簡介:
安徽工程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知識產權改革試點高校,安徽省高校綜合改革首批試點院校,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高校創新自主權改革試點單位,安徽省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安徽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重點建設單位。學校坐落在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辦學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內思高級職業學校,歷經蕪湖電機制造學校(隸屬于原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蕪湖機械學校、安徽機電學院、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等辦學階段,200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
學校堅持“立足地方、融入長三角、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不斷深化校地、校企產學研合作,服務支撐“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奮斗目標,深入推動區域融合、校企融合、產教融合。與14個市級、區級地方政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蕪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全力打造“國際化、工程化、企業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示范區、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并獲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按照“學校布點,學院設點,團隊蹲點”思路,推進“一學院一中心”建設,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實驗室)10余個。率先實行“科技副總”選派機制,目前共選派28名優秀教師掛任企業“科技副總”。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學校首批科技成果群作價入股成功落地。與無為市成立蕪湖市綠色食品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地方共建宣城產業技術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與奇瑞控股集團共建卓越工程師學院(奇瑞學院)。與海螺集團、安徽叉車集團、中國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蕪湖長信科技、海螺創業、天馬微電子、緯湃電子等國內大型知名企業開展產教融合深度合作。與美、英、法、德、意、韓、日、泰、烏克蘭、馬來西亞等國和臺灣地區的40余所知名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積極開展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等活動。
廣東金融學院簡介: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辦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
學校在2016年以首名殊榮入選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先后與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廣東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13個地市政府、中國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廣州銀行、廣發證券、廣晟集團、粵財控股等政企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建設金融產教研融合創新平臺、舉辦高端金融峰會、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廣東省發布區域金融運行指數等舉措,著力打好社會服務的“應用牌”,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學校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舉辦的中國金融論壇——廣金千燈湖金融峰會,迄今已召開六屆,成為國內知名的千人金融高端論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