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陜西文科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陜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陜西高考分數線,陜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88分。陜西文科49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陜西歷史類4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延安大學(地方專項)(最低496分)、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家專項)(最低494分)、陜西中醫藥大學(最低494分)、西安工業大學(地方專項)(最低493分)、陜西理工大學(最低493分)。
省外:長春理工大學(最低497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最低496分)、遼寧師范大學(最低495分)、濟南大學(國家專項)(最低494分)、江西理工大學(最低49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陜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2199名到第12455名,共有257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陜西歷史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延安大學(地方專項) | 公辦 | 496 | 11961 | 本一 |
2 | 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494 | 12600 | 本一 |
3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94 | 12716 | 本一 |
4 | 西安工業大學(地方專項) | 公辦 | 493 | 12839 | 本一 |
5 | 陜西理工大學 | 公辦 | 493 | 12746 | 本一 |
2、2025陜西歷史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南財經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497 | 11819 | 本一 |
2 | 長春理工大學 | 公辦 | 497 | 11752 | 本一 |
3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496 | 12099 | 本一 |
4 | 北京體育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495 | 12291 | 本一 |
5 | 遼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495 | 12453 | 本二 |
6 | 集美大學 | 公辦 | 494 | 12667 | 本二 |
7 | 浙江傳媒學院(藝術類專業) | 公辦 | 494 | 12573 | 本二 |
8 | 濟南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494 | 12671 | 本一 |
9 | 重慶師范大學 | 公辦 | 493 | 12892 | 本二 |
10 | 江西理工大學 | 公辦 | 493 | 12888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陜西錄取線都在495分左右(共有22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延安大學簡介:
學校現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現有學生21000余人;教職工1800余人;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所直屬附屬醫院、10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1個省級一流學科,1個省級一流培育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60個本科專業,1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20個省部級創新團隊;7個院士工作站,3個社科名家工作室。
學校組織實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工程”,堅持和完善“一章八制”,修訂《延安大學章程》,常態化推進制度“廢、改、立、釋”。實施了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人事聘任制度改革、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醫教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等綜合改革,兩個案例榮獲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一等獎和優秀獎,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完善。
遼寧師范大學簡介:
遼寧師范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坐落在中國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是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學校、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參與高校、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是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咨詢基地、高校師資培訓基地、適應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現已成為遼寧省最大的、起示范帶頭作用的教師教育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碩士、博士在校生6300余人。現有各級各類國家級人才6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6人,遼寧特聘教授15人次,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70人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領軍人才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四個一批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四個一批青年英才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8人,遼寧省“四個一批”人才5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5人,遼寧省優秀教師12人,遼寧省教書育人模范2人,遼寧省教育世家1人,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名師34人,省級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專家27人,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次,遼寧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4個,遼寧省優秀研究生導師7人;大連市突出貢獻專家1人,大連市優秀專家17人次,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大連市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6人,大連市領軍后備人才5人,大連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大連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項目支持計劃46人。
江西理工大學簡介:
江西理工大學創辦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后隸屬于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13年成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是國務院批準具有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理工結合,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并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和留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寶鋼教育獎評審高校;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鋼鐵工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
學校積極服務于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鋼鐵工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已構建礦業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機電一體化、信息技術等一批強勢學科,形成了稀土、銅、鎢、鋰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四大特色和優勢,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法學等新興學科也日漸享譽國內。近五年來,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000余項,科研總經費超11億元;2008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獎150余項。學校科技服務成效顯著,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多年來一直與中國鋁業、中國中鋼、中國寶武、中國稀土集團、江西銅業、紫金礦業、銅陵有色、西部礦業等一百余家國內大中型鋼鐵、有色金屬企業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一大批科研成果被采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