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歷史類625分左右(623分、624分、625分、626分、6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江西歷史類考生62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江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數線,江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3分。江西歷史類62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江西歷史類62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4所):
省外:吉林大學(最低627分)、北京師范大學(最低626分)、中國政法大學(最低623分)、吉林大學(最低62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江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54名到第588名,共有3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江西歷史類6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27 | 520 | 本科 |
2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27 | 502 | 本科 |
3 | 吉林大學 | 公辦 | 627 | 506 | 本科 |
4 | 東南大學 | 公辦 | 626 | 541 | 本科 |
5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26 | 547 | 本科 |
6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 公辦 | 623 | 629 | 本科 |
7 | 華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623 | 628 | 本科 |
8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623 | 655 | 本科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28 | 475 | 本科 |
10 | 吉林大學 | 公辦 | 628 | 480 | 本科 |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歷史類6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江西錄取線都在625分左右(共有103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眳^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構建高水平國際化辦學新格局。已與境外270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與54所世界知名高校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牽頭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學校貫徹落實中央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打造臺灣師生登陸“第一家園”,已成為臺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學校積極參與國際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個國家建設14所孔子學院、1所中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屬孔子課堂,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承建數量最多、孔子學院分布最廣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獲批建設,成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中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全資設立的、具有獨立校園、開展多學科多層次辦學的海外分校,被譽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明珠;已開設23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專業、6個博士專業,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7100余人、教職員工500余人,生源主要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以有組織科研推進有組織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設有3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高端智庫(培育)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臺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研究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創新研發中心1個。學校牽頭發起的“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被納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方案,成為碳中和領域我國第一個獲聯合國批準的國際大科學計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柏彥故地,巍巍學府。春秋代序,崢嶸航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姑涝瘧饒錾?,敵我空軍力量懸殊。戰爭的迫切需求推動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向制造過渡,國家“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1951年,國家決定將北洋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并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將云南大學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將西南工業??茖W校航空專修科并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要求,設立北京航空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工業學院禮堂(原中法大學舊址)舉行。1988年,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學校服務國家,銳意創新。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突出“四個面向”,堅持“四大”模式,強化有組織科研,著力強化縱向創新鏈、橫向交叉鏈,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關鍵瓶頸技術匯聚,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和一流科研團隊,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副主任單位承建2個國家實驗室,參與8個國家實驗室建設。獲批建設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牽頭建設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另有10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4個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1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強化關鍵技術攻關,牽頭承擔“機載”“高分”等百余項重大任務,在無人機、增材制造、發動機葉片涂層、緊縮場、電磁兼容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啃下“硬骨頭”,學校團隊參與論證并助力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笆濉币詠?,共獲國家三大科技獎勵84項,2004年以來獲得1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創造了一所大學連續獲國家高等級科技獎的紀錄,被社會譽為科技創新的“北航模式”。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協同增長,在《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持續發表科研成果。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與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發動機等國家重點骨干企業開展戰略合作。聯合中國工程院成立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打造我國航空工程科技領域首個國家級智庫,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