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龍江高考歷史類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黑龍江歷史類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黑龍江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黑龍江高考分數線,黑龍江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10分。黑龍江歷史類60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黑龍江歷史類60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9所):
省內: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595分)、東北農業大學(最低592分)、東北林業大學(最低585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580分)。
省外:吉林大學(最低602分)、上海外國語大學(最低601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最低600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最低599分)、西南交通大學(最低59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黑龍江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160名到第1192名,共有3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黑龍江歷史類6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595 | 1396 | 本科 |
2 | 東北農業大學 | 公辦 | 592 | 1533 | 本科 |
3 | 東北林業大學 | 公辦 | 585 | 1858 | 本科 |
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580 | 2101 | 本科 |
2、2025黑龍江歷史類6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吉林大學 | 公辦 | 602 | 1126 | 本科 |
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601 | 1159 | 本科 |
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公辦 | 600 | 1192 | 本科 |
4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599 | 1223 | 本科 |
5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公辦 | 599 | 1223 | 本科 |
6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598 | 1270 | 本科 |
7 | 西南財經大學 | 公辦 | 598 | 1270 | 本科 |
8 | 華中師范大學 | 公辦 | 598 | 1270 | 本科 |
9 | 西南交通大學 | 公辦 | 598 | 1270 | 本科 |
10 | 西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603 | 1093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龍江高考歷史類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黑龍江錄取線都在600分左右(共有12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簡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前身為北京石油學院,創辦于1953年,以清華大學化工系、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了天津大學、北京大學等部分師資組建而成,是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為我國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發展之基。學校一校兩地辦學,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南麓,占地700余畝;克拉瑪依校區位于被譽為“石油之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占地7000余畝。
人才強校,名師薈萃。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形成國內油氣學科領域人才高地。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克拉瑪依校區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余人。專任教師中,62%具有高級職稱,75%具有博士學位。學校建成了一支擁有5名兩院院士為中流砥柱,49人次國家級領軍人才為主力,55人次國家級青年人才為生力軍的高水平師資隊伍,高層次人才總人次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0%。現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西南財經大學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成都,有光華、柳林兩校區,轄地2300余畝。校園湖光柳影,芳草綠樹,翩翩學者,蔚為大觀,是著名的“園林式院校”,實乃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光華校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光華村街55號
西北工業大學簡介: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37000余名,教職工4100余人,占地面積310余萬平方米,設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擁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環境學/生態學和農業科學11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進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械、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人文社科學科群和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強化科研創新,科技貢獻突出。充分發揮三航特色優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上,全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型50公斤級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第一臺航空機載計算機、第一型航空吊放聲吶、世界首顆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均誕生在我校。現牽頭建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學校深度參與了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專項的科研攻關,是“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作出貢獻單位”的兩所高校之一。近年來,學校不斷強化服務國家戰略能力,翼身融合大型客機縮比試驗機順利完成首飛試驗,“飛天一號”火箭沖壓組合動力試驗成功,“澳門科學一號”衛星B星成功發射并投入使用,仿蝠鲼等新型水下無人系統研制成功,為鑄大國重器再立新功。學校強化基礎研究、促進學科交叉,在《Nature》《Science》《Cell》等頂級期刊持續發表原創性成果。學校開我國無人機研制之先河,實現我國第一個無人機系統、技術、生產線全方位出口,擁有我國唯一的無人飛行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我國高校唯一的無人機專業化飛行試驗測試基地,全面推進無人機科研與產業發展。國慶60周年、建軍90周年閱兵中,整個無人機方隊由我校自主研制生產,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國慶70周年閱兵中,我校無人機再次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國家三大獎20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