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慶高考物理類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重慶物理類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重慶市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重慶高考分數線,重慶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27分。重慶物理類52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重慶物理類52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重慶中醫藥學院(最低528分)、重慶師范大學(最低518分)、重慶交通大學(最低516分)、重慶理工大學(最低512分)、重慶工商大學(最低510分)。
省外:青島科技大學(最低527分)、西南科技大學(最低526分)、廈門理工學院(最低525分)、溫州理工學院(最低524分)、南京曉莊學院(最低52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重慶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2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圍是第46015名到第46574名,共有560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重慶物理類5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重慶中醫藥學院 | 公辦 | 528 | 44926 | 本科 |
2 | 重慶師范大學 | 公辦 | 518 | 50495 | 本科 |
3 | 重慶交通大學 | 公辦 | 516 | 51692 | 本科 |
4 | 重慶理工大學 | 公辦 | 512 | 53904 | 本科 |
5 | 重慶工商大學 | 公辦 | 510 | 55030 | 本科 |
2、2025重慶物理類5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江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27 | 45443 | 本科 |
2 | 青島科技大學 | 公辦 | 527 | 45443 | 本科 |
3 | 廣州醫科大學 | 公辦 | 526 | 46014 | 本科 |
4 | 西南科技大學 | 公辦 | 526 | 46014 | 本科 |
5 | 北京工商大學 | 公辦 | 525 | 46574 | 本科 |
6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525 | 46574 | 本科 |
7 | 成都大學 | 公辦 | 524 | 47121 | 本科 |
8 | 溫州理工學院 | 公辦 | 524 | 47121 | 本科 |
9 | 天津師范大學 | 公辦 | 523 | 47654 | 本科 |
10 | 南京曉莊學院 | 公辦 | 523 | 47654 | 本科 |
以上“2025年重慶高考物理類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重慶錄取線都在525分左右(共有263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重慶交通大學簡介:
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交通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51年,根據毛主席指示,為修建康藏公路、建設大西南,鄧小平主持的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學校,時名西南交通專科學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隨后成都工學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等相繼并入。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學校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并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師資隊伍素質優良。學校現有教職工2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648人,高級職稱教師約900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慶英才計劃、重慶市“百名杰出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巴渝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請多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業界精英擔任學校特聘或兼職教授。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十大橋梁人物、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市名師等獲得者30余人。
青島科技大學簡介:
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國家“111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創業雙50強高校”,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現有普通本科生29000余人,研究生6500余人,教職工2800余人,其中住魯院士2人、聘任院士9人,國家杰青5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5人,其他國家高層次人才3人,長江系列學者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人,國家優青等國家級青年專家7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全國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0人;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領軍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特聘教授、青年學者等省級高層次人才88人。
南京曉莊學院簡介:
南京曉莊學院是由江蘇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范”,是我國鄉村師范教育發祥地,是近代中國教育家精神策源地。1951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復校。2000年,南京市曉莊師范學校和南京師范專科學校、南京教育學院合并建立南京曉莊學院。2014年,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并入。近百年來,南京曉莊學院始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命運與共,在教育改革、發展波瀾壯闊的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陶行知、蔡元培、趙叔愚、陳鶴琴、黃齊生、陳志潛、楊效春、秉志、江問漁、張宗麟、田漢等一大批名師先賢曾在此執教。學校傳承弘揚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了“教學做合一”的校訓、“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校風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學校致力“學術曉莊”建設,充分發揮學科科研引領作用。學校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發布國內第一本教師教育藍皮書《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報告》,系統提出了推進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政策建議。學校確立了以教師教育為主體,以新文科和新工科為兩翼的三大學科體系,持續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養高水平學術帶頭人與學術團隊,注重科研產出能力,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不斷提高綜合科研實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近5年來,學校新增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0余篇,CSSCI、SCI、SSCI等收錄期刊發文量大幅增長,學術影響力不斷提升。學校獲哲學社會科學、科學技術等省市優秀成果獎近100項,建有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等12個省級科研平臺。學校獲批3個“十四五”省級重點學科,14個“十四五”市級重點學科。入選“江蘇省科技副總”67人,獲批省產學研項目1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