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類465分左右(463分、464分、465分、466分、4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湖南物理類考生46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湖南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湖南高考分數線,湖南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22分。湖南物理類46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湖南物理類46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吉首大學(最低467分)、長沙學院(最低466分)、湖南工業大學(最低465分)、吉首大學(最低464分)、吉首大學(最低463分)。
省外:保定學院(最低467分)、浙江萬里學院(最低466分)、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最低465分)、綿陽師范學院(最低464分)、鹽城師范學院(最低46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湖南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31484名到第132849名,共有136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湖南物理類4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吉首大學 | 公辦 | 467 | 130083 | 本科 |
2 | 長沙學院 | 公辦 | 466 | 131483 | 本科 |
3 | 湖南工業大學 | 公辦 | 465 | 132849 | 本科 |
4 | 吉首大學 | 公辦 | 464 | 134177 | 本科 |
5 | 吉首大學 | 公辦 | 463 | 135551 | 本科 |
2、2025湖南物理類4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紹興文理學院 | 公辦 | 467 | 130083 | 本科 |
2 | 保定學院 | 公辦 | 467 | 130083 | 本科 |
3 | 沈陽師范大學 | 公辦 | 466 | 131483 | 本科 |
4 | 浙江萬里學院 | 公辦 | 466 | 131483 | 本科 |
5 | 臺州學院 | 公辦 | 465 | 132849 | 本科 |
6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公辦 | 465 | 132849 | 本科 |
7 | 石家莊學院 | 公辦 | 464 | 134177 | 本科 |
8 | 綿陽師范學院 | 公辦 | 464 | 134177 | 本科 |
9 |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 | 公辦 | 463 | 135551 | 專科 |
10 | 鹽城師范學院 | 公辦 | 463 | 135551 | 本科 |
以上“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類4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湖南錄取線都在465分左右(共有85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沈陽師范大學簡介:
沈陽師范大學隸屬遼寧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沈陽師范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沈陽師范學院校名。2000年,學校成功換建新校園,為學校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002年,遼寧省政府決定并經教育部批準,沈陽師范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2021年,學校黨委先后兩次榮獲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現有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教育學學科為遼寧省一流學科A類層次學科,首批全國教育碩士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建有3個國家二級學會,入選“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權威來源機構”。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簡介: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北臨黃河,西依嵩山,交通便捷,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鮮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占地1700余畝,建筑面積101.54萬平方米,實驗場所面積8.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1.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7億元。圖書館文獻資源總量1033萬冊,其中圖書255萬冊、數字資源778萬冊。
鹽城師范學院簡介:
鹽城師范學院是江蘇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蘇沿海開放城市鹽城市市區。學校創建于1958年,前身是鹽城師范專科學校和鹽城教育學院;2002年國家級重點中專鹽城商業學校并入。學校現有通榆和新長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500畝。
學校積極開展廣泛的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英國、俄羅斯、韓國、法國、澳大利亞、芬蘭等國家及中國臺灣、澳門地區的94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辦來華留學專業,鼓勵師生進行國際學術和文化交流,推動學分互認、學位互授,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助力學科建設接軌前沿。學校與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