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類650分左右(648分、649分、650分、651分、6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福建物理類考生65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福建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福建高考分數線,福建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49分。福建物理類65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福建物理類65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9所):
省內:廈門大學(最低643分)、廈門大學(最低642分)、廈門大學(最低636分)、廈門大學(最低635分)、廈門大學(最低633分)。
省外:西安交通大學(最低652分)、北京師范大學(最低651分)、華東師范大學(最低649分)、大連理工大學(最低64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福建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645名到第2779名,共有13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福建物理類6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43 | 3883 | 本科 |
2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42 | 4055 | 本科 |
3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36 | 5178 | 本科 |
4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35 | 5382 | 本科 |
5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33 | 5794 | 本科 |
2、2025福建物理類6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52 | 2504 | 本科 |
2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52 | 2504 | 本科 |
3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652 | 2504 | 本科 |
4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651 | 2644 | 本科 |
5 | 天津大學 | 公辦 | 651 | 2644 | 本科 |
6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51 | 2644 | 本科 |
7 | 華東師范大學 | 公辦 | 649 | 2918 | 本科 |
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48 | 3082 | 本科 |
9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648 | 3082 | 本科 |
10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648 | 3082 | 本科 |
以上“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類6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福建錄取線都在650分左右(共有9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效顯著。建校以來,已先后為國家輸送了50多萬名優秀人才。現有在校學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碩士研究生1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700余人。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優秀原則和創新實踐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國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入選高校。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2022年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8個學科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1個專業(13個項目)入選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6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2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學校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2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現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入選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46名教師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效顯著。建校以來,已先后為國家輸送了50多萬名優秀人才。現有在校學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碩士研究生1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700余人。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優秀原則和創新實踐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國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入選高校。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2022年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8個學科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1個專業(13個項目)入選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6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2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學校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2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現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入選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46名教師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西安交通大學簡介: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辦學宗旨,強調“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抗戰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2000年至今,學校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基地與人才專項等重大項目數百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17項,基礎研究項目數和經費在全國高校位居前列。承擔國家級社科重大科研項目53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獎36項,與政府、企業等共建31個高端智庫,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