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500分左右(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山西理科考生50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山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數線,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06分,本二批分數線為418分。山西理科500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類50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山西師范大學(B)(最低502分)、太原工業學院(B)(最低497分)、山西醫科大學(最低490分)、山西財經大學(B)(最低489分)、山西中醫藥大學(最低480分)。
省外:西安財經大學(最低502分)、山東財經大學(最低501分)、上海體育大學(最低500分)、西華大學(最低499分)、鄭州輕工業大學(最低49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46931名到第47481名,共有55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山西物理類5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山西師范大學(B) | 公辦 | 502 | 46377 | 本一B |
2 | 太原工業學院(B) | 公辦 | 497 | 49144 | 本一B |
3 | 山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490 | 53194 | 本二A |
4 | 山西財經大學(B) | 公辦 | 489 | 53752 | 本一B |
5 | 山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80 | 59178 | 本二A |
2、2025山西物理類5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河南理工大學 | 公辦 | 502 | 46377 | 本二A |
2 | 西安財經大學 | 公辦 | 502 | 46377 | 本二A |
3 | 河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01 | 46930 | 本二A |
4 | 山東財經大學 | 公辦 | 501 | 46930 | 本二A |
5 | 浙江科技大學 | 公辦 | 500 | 47481 | 本二A |
6 | 上海體育大學 | 公辦 | 500 | 47481 | 本二A |
7 | 南通大學 | 公辦 | 499 | 48052 | 本二A |
8 | 西華大學 | 公辦 | 499 | 48052 | 本二A |
9 | 武漢輕工大學 | 公辦 | 498 | 48575 | 本二A |
10 | 鄭州輕工業大學 | 公辦 | 498 | 48575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5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山西錄取線都在500分左右(共有18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河北師范大學簡介:
河北師范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一層次高校。學校起源于1902年創建于北京的順天府學堂和1906年創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師范學堂,具有120多年的發展歷史和光榮的辦學傳統。1996年6月,原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學院與創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學院、創建于1984年的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合并,組建成新的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共建河北師范大學。
2011年,學校整體遷入新校區辦學。新校區占地1829畝,館藏圖書330萬冊,中外文數據庫70余個。在校本科生24936人、碩士研究生5870人、博士研究生644人,成人教育學生11198人。設有23個學院(系),1個獨立學院(匯華學院)。
西華大學簡介:
西華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優先培育高校。現有郫都、宜賓、彭州、人南、易三倉(泰國)五個校區,占地面積近4000畝,全日制在校學生4.1萬余人。學校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全國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資格、面向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學科專業齊全,彰顯特色優勢。學校設有21個學院,共有99個本科專業(其中75個專業在2024年招生),獲批16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立項建設,擁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省級示范專業、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等20余個。獲批教育部新工科項目、新農科項目、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400余個。學校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發展,歷經60余年本科教育和近40年研究生教育的辦學積淀,擁有工、理、管、法、經、藝、文、教、農、交叉學科10個學科門類,3個四川省“雙一流”貢嘎計劃建設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3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推進以“現代農機”為牽引、以“大機械”“大食品”為基礎的學科群協同發展,推動形成跨學科、大融合發展新格局。
武漢輕工大學簡介:
武漢輕工大學創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先后隸屬于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高校、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學校舍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0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96萬余冊,數據庫53種,電子圖書234萬余冊,電子期刊50萬余冊,擁有7個優勢特色學科相關數據庫和機構知識庫平臺,是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和湖北省自動化水平優秀級圖書館。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能力,是全國糧食、生命科學、畜牧飼料、水產等行業的重要科創基地。近年來,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9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400余項;出版著作、教材900余部;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3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6項。獲授權專利28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200余項。學校緊密對接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需求以及“現代農產品加工”等湖北省萬億級支柱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充分利用學校學科及科研優勢,當好行業科技“排頭兵”、產業政策“智囊團”和企業發展“助推器”,攻克了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產出了一批政策價值較高、被政府部門采納的優質智庫成果,培植了一批全國知名的糧油食品飼料品牌,扶持了一批地方特色富農產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行業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湖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秀組織單位”“首批國家糧食技術轉移機構”“首批湖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和“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高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