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48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4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桂林理工大學(最低487分)、廣西中醫藥大學(最低487分)、廣西醫科大學(最低486分)、廣西民族大學(最低484分)、玉林師范學院(最低484分)。
省外:福建師范大學(最低487分)、寧波工程學院(最低486分)、貴州師范學院(最低485分)、廈門理工學院(最低484分)、金陵科技學院(最低48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9992名到第20254名,共有26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桂林理工大學 | 公辦 | 487 | 19714 | 本科 |
2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87 | 19714 | 本科 |
3 | 廣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486 | 19991 | 本科 |
4 | 廣西民族大學 | 公辦 | 484 | 20531 | 本科 |
5 | 玉林師范學院 | 公辦 | 484 | 20531 | 本科 |
2、2025廣西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公辦 | 487 | 19714 | 本科 |
2 | 福建師范大學 | 公辦 | 487 | 19714 | 本科 |
3 | 閩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486 | 19991 | 本科 |
4 | 寧波工程學院 | 公辦 | 486 | 19991 | 本科 |
5 | 貴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85 | 20254 | 本科 |
6 | 河南科技大學 | 公辦 | 484 | 20531 | 本科 |
7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484 | 20531 | 本科 |
8 | 浙江科技大學 | 公辦 | 483 | 20796 | 本科 |
9 | 成都工業學院 | 公辦 | 483 | 20796 | 本科 |
10 | 金陵科技學院 | 公辦 | 483 | 20796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485分左右(共有25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福建師范大學簡介:
福建師范大學坐落于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的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百年省屬高等學府。學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師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范學堂”,后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范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師范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范大學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22年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輪“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
走過117年光榮歷程的福建師范大學,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內涵發展,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正朝著加快建成富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全國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大踏步前進,努力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廈門理工學院簡介:
廈門理工學院位于“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海上花園城市——廈門,是福建省屬公立本科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秉持“以育人為本,為產業服務”的辦學理念,遵循“明理精工,與時偕行”的校訓,積極探索產學融合、校企合作、對外合作三位一體的服務地方發展道路,致力于建設成為“親產業、開放式、國際化”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近年來,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共與60多所國際優質大學開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與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共同實施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愛爾蘭科克大學等海外名校共同開展師生交流和中外人才聯合培養,與俄羅斯、巴西、馬來西亞等國高校共建“高端軸承研究中心”“金磚經濟研究中心”“工業物聯網研究院”等多個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廈門市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基地建設,成功入選為“廈門金磚新工業能力提升培訓基地聯盟單位”“金磚示范單位”。實施高端外專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請計劃,招收僑生、港澳臺地區學生和國際生到校學習。在閩臺合作上先行先試,與30多所臺灣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不斷創新閩臺聯合培養人才模式,與臺灣銘傳大學共建“海峽商貿學院”,與逢甲大學等合作“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與宸鴻科技集團開啟雙元制教學模式,進行校企聯合培養人才,與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元智大學聯合設立福建省師資閩臺聯合培養中心,獲批為“廈臺職業教育合作交流示范校”“廈臺產教融合辦學試點學校”。
成都工業學院簡介:
成都工業學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舉辦的第一所實業學校,迄今已有110年的辦學歷史。陳毅元帥曾于1916-1918年在學校染織專業學習。在連續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急需為己任,堅守實業興國教育情懷,形成了“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的校訓,“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和以工為主、突出應用、服務地方與行業的育人傳統。學校先后隸屬原二機部、四機部、電子工業部以及四川省原電子工業廳等部門,長期面向行業辦學,主要經歷了“全國重點中專”成都無線電機械學校和“全國示范高工專”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兩個辦學階段。2000年,學校由四川省電子工業廳劃轉省教育廳主管,201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推進本科產教融合“廳校共建”全省唯一試點高校。
學校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堅持“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實施以“產教五融合”為特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改革與創新。獲批四川省首批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5項產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規建中心優秀案例集收錄。學校堅持“五育并舉”,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畢業生深受各界歡迎,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科、國家電網、中國電信、中糧集團、中國水利水電、華為、京東方、長虹、九洲、重慶平偉、邁普、上海莫仕、德州儀器、富士康、通威太陽能等知名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是四川省教育廳授予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生學科競賽成績喜人,獲得2019、2020、2022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本科組全國一等獎,省級“互聯網+”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2019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特等獎,2020年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一等獎,2021年金相技能大賽一等獎,2022年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一等獎等。學校在“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2017-2021年)榜”中排名273位,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2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