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學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青海民族大學最容易考上的是青海省(預科班本科一段文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411分(分差0分);最難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錄取二段)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490分(分差221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青海民族大學:
1、青海(一段)考生預測物理類344分、歷史類412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49分、歷史類477分能上。
3、天津(本科批)考生預測503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73分、歷史類487分能上。
5、福建(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77分、歷史類465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青海民族大學?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青海民族大學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359 | 343 | 16 |
文科 | 430 | 411 | 19 |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344 | 343 | 1 | |
預科班(文科) | 411 | 411 | 0 | |
預科班(理科) | 350 | 343 | 7 | |
湖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486 | 432 | 54 |
物理類 | 473 | 437 | 36 | |
陜西(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431 | 372 | 59 |
理科 | 449 | 372 | 77 | |
文科 | 468 | 397 | 7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綜合類 | 500 | 475 | 25 |
廣東(本科批) | 物理類 | 506 | 442 | 64 |
廣西(本科批) | 歷史類 | 473 | 400 | 73 |
物理類 | 440 | 371 | 69 |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理科 | 447 | 418 | 29 |
文科 | 477 | 446 | 31 |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綜合類 | 500 | 492 | 8 |
浙江(平行錄取二段)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488 | 269 | 219 |
綜合類 | 490 | 269 | 221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類 | 456 | 422 | 34 |
歷史類 | 477 | 438 | 39 | |
中外合作辦學或國際項目(物理類) | 440 | 422 | 18 | |
貴州(本科批) | 物理類 | 457 | 380 | 77 |
歷史類 | 507 | 442 | 65 | |
福建(本科批) | 歷史類 | 467 | 431 | 36 |
物理類 | 504 | 449 | 55 | |
中外合作(物理類) | 477 | 449 | 28 | |
寧夏(本科二批) | 文科 | 483 | 419 | 64 |
理科 | 417 | 371 | 46 | |
黑龍江(本科批) | 物理類 | 400 | 360 | 40 |
歷史類 | 458 | 410 | 48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預科) | 理科 | 442 | 420 | 22 |
文科 | 533 | 480 | 53 |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417 | - | - |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484 | 483 | 1 |
重慶(本科批) | 物理類 | 504 | 427 | 77 |
歷史類 | 492 | 428 | 64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474 | 427 | 47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511 | 428 | 83 |
理科 | 476 | 396 | 80 | |
較高收費(理科) | 442 | 396 | 46 | |
甘肅(本科批C段) | 民語類及對等培養(物理類) | 385 | 370 | 15 |
民語類及對等培養(歷史類) | 389 | 421 | -32 | |
物理類 | 427 | 370 | 57 | |
歷史類 | 484 | 421 | 63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471 | 448 | 23 |
歷史類 | 522 | 463 | 59 | |
江蘇(本科批) | 歷史類 | 512 | 478 | 34 |
物理類 | 495 | 462 | 33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487 | 462 | 25 | |
新疆(本科二批) | 文科 | 343 | 304 | 39 |
理科 | 319 | 262 | 57 | |
河北(本科批) | 八協計劃(歷史類) | 381 | 449 | -68 |
八協計劃(物理類) | 350 | 448 | -98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479 | 448 | 31 | |
歷史類 | 530 | 449 | 81 | |
物理類 | 507 | 448 | 59 | |
遼寧(本科批) | 歷史類 | 458 | 400 | 58 |
物理類 | 468 | 368 | 100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12 | 459 | 53 |
文科 | 515 | 457 | 58 |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490 | 459 | 31 | |
安徽(本科批) | 歷史類 | 493 | 462 | 31 |
物理類 | 500 | 465 | 35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475 | 465 | 10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489 | 444 | 45 |
綜合類 | 460 | 444 | 16 |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青海民族大學創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國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學府。1956年9月經國務院正式定名為青海民族學院。學校于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是改革開放后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單位。2009年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2018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和民族地區發展,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
學校肩負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使命,堅持為國家戰略服務、為民族地區現代化服務、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服務的辦學宗旨,以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輻射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優勢明顯,理工醫類學科特色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一流民族大學為目標。培養了12萬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萬余名畢業生在青海工作,近萬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現出以改革先鋒杰桑?索南達杰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學生和53名省部級領導干部、1300多名廳局級干部和120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00余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各項改革發展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目前,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學生在校學習,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1507名,占在校學生的55.05%。
猜你喜歡:
安徽高考345分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
廣西高考205分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
黑龍江高考290分左右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