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物理類420分左右(418分、419分、420分、421分、4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河南理科考生42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河南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數線,河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11分,本二批分數線為396分。河南理科420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河南物理類42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9所):
省內:黃河科技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最低422分)、鄭州科技學院(較高收費)(最低422分)、許昌學院(藝術類專業)(最低420分)、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卡洛理工國際學院(最低419分)、商丘工學院(最低418分)。
省外: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最低422分)、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最低421分)、煙臺南山學院(最低419分)、福州大學至誠學院(最低41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河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2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86000名到第287723名,共有172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河南物理類42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黃河科技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 民辦 | 422 | 284235 | 本二 |
2 | 鄭州科技學院(較高收費) | 民辦 | 422 | 284235 | 本二 |
3 | 許昌學院(藝術類專業) | 公辦 | 420 | 287723 | 本二 |
4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卡洛理工國際學院 | 公辦 | 419 | 289496 | 本二 |
5 | 商丘工學院 | 民辦 | 418 | 291288 | 本二 |
2、2025河南物理類42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 民辦 | 422 | 284235 | 本二 |
2 |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 | 民辦 | 422 | 284235 | 本二 |
3 | 濱州醫學院 | 公辦 | 421 | 285999 | 本二 |
4 | 沈陽醫學院 | 公辦 | 421 | 285999 | 本二 |
5 | 三明學院(較高收費) | 公辦 | 421 | 285999 | 本二 |
6 |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 民辦 | 421 | 285999 | 本二 |
7 |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 民辦 | 419 | 289496 | 本二 |
8 | 煙臺南山學院 | 民辦 | 419 | 289496 | 本二 |
9 | 吉林藝術學院 | 公辦 | 418 | 291288 | 本二 |
10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 民辦 | 418 | 291288 | 本二 |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物理類4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河南錄取線都在420分左右(共有28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商丘工學院簡介:
商丘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藝術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應用型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確立了“黨委引領,董事會決策,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領導體制,積極發揮黨在學校的政治核心作用。學校不斷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創新機制和長效機制,形成了組織、宣傳、紀檢、統戰、學工、教工、黨群工作協同發展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各級基層組織,配足配強黨建工作者隊伍,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簡介: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地處渤海之濱,坐落于風景秀麗的遼寧西部歷史文化名城—錦州,是由錦州醫科大學舉辦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本科層次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是創辦于1999年7月原錦州醫學院分院,是當時遼寧省9所高校舉辦的二級分院之一。2004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按照新機制、新模式改建為獨立學院。2006年8月,伴隨錦州醫學院更名為遼寧醫學院而更名為遼寧醫學院醫療學院,2016年3月,伴隨遼寧醫學院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而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
2024年,伴隨著位于錦州濱海新區占地443畝的現代化新校園正式投入使用,學院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階段。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昂首闊步在新時代康莊大道上,全體醫療學院人將繼續意氣風發、攜手同行,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致力于人類健康事業而不懈努力!
三明學院簡介: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開學的全閩師范學堂。1992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為學校前身之一的三明師范學校題詞“閩師之源”。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由三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三明職業大學、三明師范學校、三明市教師進修學院合并成立三明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三明學院。
學校是“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全國首批試點院校、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福建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高校。學校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華夏書香校園、全民閱讀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