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龍江高考物理類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黑龍江物理類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黑龍江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黑龍江高考分數線,黑龍江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60分。黑龍江物理類63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黑龍江物理類63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哈爾濱工業大學(最低627分)、哈爾濱工業大學(最低624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624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613分)。
省外:北京師范大學(最低636分)、東北師范大學(最低635分)、山東大學(最低634分)、大連醫科大學(最低63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黑龍江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3425名到第3529名,共有10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黑龍江物理類6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27 | 4501 | 本科 |
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24 | 4924 | 本科 |
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624 | 4924 | 本科 |
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613 | 6520 | 本科 |
2、2025黑龍江物理類6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天津大學 | 公辦 | 636 | 3424 | 本科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36 | 3424 | 本科 |
3 | 四川大學 | 公辦 | 635 | 3529 | 本科 |
4 | 東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635 | 3529 | 本科 |
5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634 | 3649 | 本科 |
6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634 | 3649 | 本科 |
7 | 山東大學 | 公辦 | 634 | 3649 | 本科 |
8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633 | 3759 | 本科 |
9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633 | 3759 | 本科 |
10 | 大連醫科大學 | 公辦 | 633 | 3759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龍江高考物理類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黑龍江錄取線都在635分左右(共有9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介:
學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6年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學校堅持“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辦學方略,為我國船舶工業、核工業、國防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我國船海核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堅持和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將“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作為價值追求,秉承“大工至善,大學至真”的校訓,“忠誠、堅韌、團結、創新”的校風,“治學嚴謹、組織嚴密、要求嚴格”的教風,“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學風,凝練形成“一切為了學生成長”“教授就是大學”“辦學就是辦環境”的辦學理念,弘揚“以忠誠為靈魂、工學為境界、船海為特色、創新為動力”的大學文化,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生命線,深化中國特色、國防底色、工信特色、船海核特色、龍江特色,以敢為的自信、必成的勁頭、開放的眼界、合作的氣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打造“三海一核”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奮力開創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戰爭”失敗后,學校在“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為先”的辦學宗旨下,由清光緒皇帝御筆朱批,創建于天津,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復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28年大學區制試行,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1929年,根據《大學組織法》學校更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簡介: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辦學宗旨,強調“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抗戰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遷校以來,創造了百余項國內外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在搶占科研制高點方面發揮了交大的引領作用,其中包括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個汽輪機、汽車制造、制冷與低溫和壓縮機、儲能專業,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處理芯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