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75分左右(573分、574分、575分、576分、5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文科考生57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11分。青海文科57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歷史類57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北京師范大學(最低577分)、武漢大學(最低576分)、上海財經大學(最低574分)、中山大學(最低568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最低567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85名到第87名,共有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青海歷史類5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同濟大學 | 公辦 | 577 | 80 | 本一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577 | 80 | 本一 |
3 | 武漢大學 | 公辦 | 576 | 84 | 本一 |
4 | 上海財經大學 | 公辦 | 574 | 91 | 本一 |
5 | 中山大學 | 公辦 | 568 | 118 | 本一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567 | 127 | 本一 |
7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560 | 159 | 本一 |
8 | 廈門大學 | 公辦 | 559 | 165 | 本一 |
9 | 中央財經大學 | 公辦 | 551 | 206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75分左右(共有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簡介:
上海財經大學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楊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隨著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建設國立東南大學計劃的實施,商科擴充改組并遷址上海,成立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這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學,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長,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任教務主任。
扎根中國、放眼世界、立德樹人、追求卓越
西安交通大學簡介: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辦學宗旨,強調“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抗戰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進入新時代,學校主動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規律,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以“國家使命擔當、全球科教高地、服務陜西引擎、創新驅動平臺、智慧學鎮示范”為目標定位,創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圍繞理、工、醫、文4大領域建立了8大平臺、30個研究院和400多個科研基地、智庫,深入推進教研一體、學科交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攻關,通過先行先試、破題示范,主動探索21世紀現代大學與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和新經驗,打造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創新引擎。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以有組織科研推進有組織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F設有3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高端智庫(培育)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臺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研究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創新研發中心1個。學校牽頭發起的“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被納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方案,成為碳中和領域我國第一個獲聯合國批準的國際大科學計劃。
相關推薦:
2022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石油大學?(附2017~2021年分數線)
貴州高考205分物理類能上什么??茖W校(2025好大學推薦)
廣西高考195分物理類能上什么??茖W校(2024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