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375分左右(373分、374分、375分、376分、3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理科考生37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343分。青海理科37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類37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青海民族大學(最低359分)、青海理工學院(最低358分)、青海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354分)、青海師范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353分)、青海民族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350分)。
省外:山東中醫藥大學(最低377分)、河南農業大學(最低376分)、湖南工商大學(最低375分)、承德醫學院(最低374分)、煙臺大學(最低37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3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2609名到第12731名,共有12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青海物理類3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青海民族大學 | 公辦 | 359 | 15100 | 本一 |
2 | 青海理工學院 | 公辦 | 358 | 15256 | 本一 |
3 | 青海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354 | 15866 | 本一 |
4 | 青海師范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353 | 16023 | 本一 |
5 | 青海民族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350 | 16474 | 本一 |
2、2025青海物理類3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華北理工大學 | 公辦 | 377 | 12469 | 本一 |
2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377 | 12469 | 本一 |
3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公辦 | 376 | 12608 | 本一 |
4 | 河南農業大學 | 公辦 | 376 | 12608 | 本一 |
5 | 廈門理工學院 | 公辦 | 375 | 12731 | 本一 |
6 | 湖南工商大學 | 公辦 | 375 | 12731 | 本一 |
7 | 浙江師范大學 | 公辦 | 374 | 12884 | 本一 |
8 | 承德醫學院 | 公辦 | 374 | 12884 | 本一 |
9 | 華僑大學 | 公辦 | 373 | 13034 | 本一 |
10 | 煙臺大學 | 公辦 | 373 | 13034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3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375分左右(共有17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青海民族大學簡介:
青海民族大學創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國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學府。1956年9月經國務院正式定名為青海民族學院。學校于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是改革開放后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單位。2009年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2018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和民族地區發展,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
學校始終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時代前沿,服務國家戰略,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論和現實價值的標志性成果。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8項、冷門“絕學”項目5項,教育部重大招標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托項目1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66項;出版專著教材324部,發表論文2550篇,為各級政府提供智庫報告64篇。現有教育部國別區域研究備案中心中亞-土庫曼斯坦研究中心1個,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語言文學重點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環境資源法學重點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重點研究基地等7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喜馬拉雅山地國家研究中心等2個國家民委區域國別研究中心,擁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等9個省級科研機構和29個校級科研機構。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天津大學 雙碳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學-天津大學 中華民族藝術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學-廈門大學 青海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院”“青藏高原蕨麻產業研究院”6個高層級科研機構。有國家民委青藏高原資源化學與生態環境保護、青藏高原藏藥資源保護與開發、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青海省聯合實驗室和1個與天津大學聯合共建實驗室、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1個院士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室、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編輯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論壇》等4種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入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南京大學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核心期刊目錄。
華北理工大學簡介:
華北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醫為主,文、理、經、管、法、藝、教等多科性協調發展,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學生教育等教育層次和類別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園。
堅持人才興校發展戰略,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3450余人。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高端人才、燕趙學者、省管專家等優秀人才100余人。
山東中醫藥大學簡介:
山東中醫藥大學簡介(2024年5月)山東中醫藥大學原為山東中醫學院,創建于1958年,是新中國早期建立的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197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點,1981年成為山東省重點高校,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點,1996年更名為山東中醫藥大學。2007年學校主體搬遷至扁鵲故里長清。
科技驅動、協同創新,科研創新長足發展。學校連續兩年首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個全國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擁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山東)中藥單元平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特色療法評價推廣中心落戶學校。先后建設青島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創新研究院、魯澳中醫藥產業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醫學研究院、全國首家中醫藥抗病毒研究基地。現有實驗室面積12.47萬平方米,青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實驗室面積3.2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總值達9.37億元。
相關推薦:
2022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漢大學?(附2017~2021年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