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570分左右(568分、569分、570分、571分、5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貴州物理類考生57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貴州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貴州高考分數線,貴州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80分。貴州物理類57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貴州物理類57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南方醫科大學(最低572分)、華南師范大學(最低571分)、西南交通大學(最低570分)、北京語言大學(最低569分)、北京語言大學(最低56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貴州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7043名到第17424名,共有382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貴州物理類5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林業大學 | 公辦 | 572 | 16678 | 本科 |
2 | 南方醫科大學 | 公辦 | 572 | 16584 | 本科 |
3 | 江南大學 | 公辦 | 571 | 16727 | 本科 |
4 | 華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571 | 16934 | 本科 |
5 | 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570 | 17286 | 本科 |
6 | 西南交通大學 | 公辦 | 570 | 17386 | 本科 |
7 | 合肥工業大學 | 公辦 | 569 | 17623 | 本科 |
8 | 北京語言大學 | 公辦 | 569 | 17731 | 本科 |
9 | 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568 | 17961 | 本科 |
10 | 北京語言大學 | 公辦 | 568 | 17826 | 本科 |
以上“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5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貴州錄取線都在570分左右(共有7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北京林業大學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試點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辦學特色鮮明。學校以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以林學、風景園林學、林業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草學和農林經濟管理為特色,是農、理、工、管、經、文、法、哲、教、藝等多門類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自1952年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20多萬名畢業生和一批外國留學生,其中包括科技部原部長、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在內的16名兩院院士。
北京語言大學簡介: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唯一以“語言”命名、以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主要使命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建校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國際中文教育為特色,以語言教育和研究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世界知名大學。
北語是培養知華友華國際人才的排頭兵和培養各領域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和“愛國擔當、誠樸厚德、求真創新、開放包容”的大學精神,注重培養具備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類優秀人才。學?,F有本科專業51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北京市特色專業4個。學校著力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有聯合國及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實驗班、語言智能與技術實驗班、金融學專業實驗班三個拔尖人才培養基地,新建國內高校中第一個語言學系和第一個“語言學”本科專業,“中文國際傳播”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迄今為止,學校為世界上189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2萬余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為我國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優秀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學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南京郵電大學簡介: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原為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再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正式并入南京郵電大學。學校秉承“信達天下 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踐行“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的校訓,發揚“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現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25個教學機構,在浦口區設有辦學點,另外還在揚州舉辦了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20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為56.8%,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為97.44%。引進江蘇省屬高校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現有中國兩院院士(含雙聘)8人,國外院士8人、IEEEFellow1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1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0人?,F有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一大批教師作為會士、專委會主任、專家等活躍在國際電聯、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通信學會、電子學會、計算機學會、自動化學會、統計學會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