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440分左右(438分、439分、440分、441分、4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陜西文科考生44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陜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陜西高考分數線,陜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88分,本二批分數線為397分。陜西文科440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陜西歷史類44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最低439分)、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最低435分)、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最低433分)、西安外事學院(最低432分)、西京學院(最低431分)。
省外:四川傳媒學院(最低442分)、河北東方學院(最低441分)、無錫太湖學院(最低440分)、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最低439分)、河北外國語學院(最低43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陜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30318名到第30709名,共有392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陜西歷史類4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 民辦 | 439 | 30786 | 本二 |
2 |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 民辦 | 435 | 32684 | 本二 |
3 |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433 | 33178 | 專科 |
4 | 西安外事學院 | 民辦 | 432 | 33680 | 本二 |
5 | 西京學院 | 民辦 | 431 | 33974 | 本二 |
2、2025陜西歷史類4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桂林理工大學 | 公辦 | 442 | 29683 | 本二 |
2 | 四川傳媒學院 | 民辦 | 442 | 29770 | 本二 |
3 | 綿陽師范學院 | 公辦 | 441 | 30273 | 本二 |
4 | 河北東方學院 | 民辦 | 441 | 30292 | 本二 |
5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40 | 30550 | 本二 |
6 | 無錫太湖學院 | 民辦 | 440 | 30541 | 本二 |
7 | 滇池學院 | 民辦 | 439 | 30901 | 本二 |
8 |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 | 民辦 | 439 | 31067 | 本二 |
9 | 山東工商學院 | 公辦 | 438 | 31234 | 本二 |
10 | 河北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38 | 31430 | 本二 |
以上“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4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陜西錄取線都在440分左右(共有9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成立于2004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安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的校訓是:尚德篤學,守正創新。
學校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與學科及科技類競賽,學生參加的競賽主要包括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國家級賽事以及部分影響力較大的行業類、文體類賽事,累計常規參賽A類項目三十余項。近三年來,各項A類賽事獲獎總數累計504項,其中國家級獎項49項,省級獎項455項。
四川傳媒學院簡介:
四川傳媒學院始建于1997年,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原為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2001年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綜合類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師資隊伍 學校有2018-2022屆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四川省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四川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四川省民辦高校教學名師4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6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委委員1人,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軍人才1人和青年創新人才3人。
江西中醫藥大學簡介:
江西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學校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來,學校堅持“為國家改革發展服務,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的辦學宗旨,弘揚“惟學、惟人、求強、求精”的校訓,以“培養適應社會進步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為目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已發展成以中醫藥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產學研結合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學校獲得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單位等重要榮譽稱號,入選“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50強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
面向未來,學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中醫藥大學,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砥礪奮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