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高考歷史類530分左右(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貴州歷史類考生53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貴州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貴州高考分數線,貴州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42分。貴州歷史類53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貴州歷史類53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貴州師范學院(最低529分)、貴州警察學院(最低524分)、貴州財經大學(最低523分)、貴州師范大學(最低522分)、貴州民族大學(最低521分)。
省外:江蘇師范大學(最低532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最低531分)、中南民族大學(最低530分)、河北地質大學(最低529分)、東莞理工學院(最低52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貴州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0823名到第11055名,共有23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貴州歷史類5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貴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529 | 11076 | 本科 |
2 | 貴州警察學院 | 公辦 | 524 | 12414 | 本科 |
3 | 貴州財經大學 | 公辦 | 523 | 12540 | 本科 |
4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522 | 12876 | 本科 |
5 | 貴州民族大學 | 公辦 | 521 | 13106 | 本科 |
2、2025貴州歷史類5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京林業大學 | 公辦 | 532 | 10589 | 本科 |
2 | 江蘇師范大學 | 公辦 | 532 | 10594 | 本科 |
3 | 南京工業大學 | 公辦 | 531 | 10709 | 本科 |
4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公辦 | 531 | 10636 | 本科 |
5 | 武漢科技大學 | 公辦 | 530 | 11053 | 本科 |
6 | 中南民族大學 | 公辦 | 530 | 11045 | 本科 |
7 | 揚州大學 | 公辦 | 529 | 11243 | 本科 |
8 | 河北地質大學 | 公辦 | 529 | 11241 | 本科 |
9 | 中北大學 | 公辦 | 528 | 11497 | 本科 |
10 | 東莞理工學院 | 公辦 | 528 | 11418 | 本科 |
以上“2025年貴州高考歷史類5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貴州錄取線都在530分左右(共有156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貴州民族大學簡介:
貴州民族大學創建于1951年5月17日,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國創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學校坐落在產城融合創新、生態文明示范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占地面積2708畝、校舍面積111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了16萬余名各級各類人才,為貴州及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學校設有貴州民族科學研究院、多彩貴州文化協同創新中心、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法學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儺文化研究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水書文化研究院、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喀斯特濕地生態研究中心、民族建筑設計研究院、貴州山地旅游與民族經濟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江蘇師范大學簡介:
江蘇師范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1952年創辦于江蘇無錫,戰功卓著的劉先勝中將為首任校長。1956年正式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蘇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學校北遷徐州,1959年與徐州師范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徐州師范學院。60年代初,全國高校布局調整,周恩來總理指示:“徐州地區地域遼闊,要有大學”,學校因此得以保留。從此,學校扎根蘇北,艱苦創業,逐步發展。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師進修學院為基礎設立徐州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該校并入我校。1996年學校更名為徐州師范大學。1999年原煤炭部所屬的徐州工業學校并入。2011年學校更名為江蘇師范大學。建校以來,全校師生秉承“崇德厚學,勵志敏行”的校訓,經過不懈努力,各項事業都有了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作為全國首批“有資格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學校相繼與英、美、澳、俄等國的137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接收76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學校獲批“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托培養高校”、“留學江蘇目標學校”,入選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項目。牽頭成立全國中俄合作辦學高校聯盟并成為首屆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江蘇-俄羅斯高校合作聯盟,加入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聯盟、金磚國家大學聯盟、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等。與大邁阿密亞裔商務聯盟共建邁阿密商務孔子學院。獲評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機構。在馬來西亞設立全球首個海外孟子學院。設有“一帶一路”研究院(獨聯體國家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其中3所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名單。設立“一帶一路”研究院海外分院6所。與哈佛大學、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知名高校聯合建設科研平臺。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共建“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國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和學分互認項目,與哈佛大學、香港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開展師資和管理人員培訓項目。
中南民族大學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創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學校占地1550余畝,校舍面積110萬余平米。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