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620分左右(618分、619分、620分、621分、6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物理類考生62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5分。安徽物理類62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物理類62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9所):
省內: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最低617分)、合肥工業大學(最低610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最低605分)、安徽大學(最低603分)。
省外: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622分)、上海外國語大學(最低621分)、中國海洋大學(最低620分)、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最低619分)、西南財經大學(最低61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2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5013名到第15443名,共有43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物理類62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公辦 | 617 | 16754 | 本科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公辦 | 610 | 19843 | 本科 |
3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公辦 | 605 | 22723 | 本科 |
4 | 安徽大學 | 公辦 | 603 | 23641 | 本科 |
2、2025安徽物理類62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622 | 14469 | 本科 |
2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622 | 14512 | 本科 |
3 | 四川大學 | 公辦 | 621 | 14741 | 本科 |
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621 | 14961 | 本科 |
5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620 | 15114 | 本科 |
6 | 中國海洋大學 | 公辦 | 620 | 15130 | 本科 |
7 | 中央財經大學 | 公辦 | 619 | 15454 | 本科 |
8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公辦 | 619 | 15639 | 本科 |
9 | 江南大學 | 公辦 | 618 | 16288 | 本科 |
10 | 西南財經大學 | 公辦 | 618 | 15913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6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620分左右(共有23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安徽大學簡介: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學校是國家“雙一流”和“211工程”建設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特色顯著,覆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大門類,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4個學科進入前3‰);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336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437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1142人;實質雙聘院士4名;全職引育“國家杰青”“萬人領軍”等國家級領軍人才73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地方領軍人才523人次。已形成了以兩院“院士”、國家“杰青”“優青”等為引領,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業務精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師資隊伍;聚焦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主攻方向,建設了“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個高端創新平臺以及安徽省實驗室等38個省級科研平臺,產出了金屬團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儲材料等一批原創性成果,在高靈敏傳感裝備、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導材料”研究成果刊載在Science期刊;學校2023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9項,資助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持續位居省屬高校本級首位;“雙一流”建設以來,共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獎勵94項。學校自然指數排名位居全國第46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指數在一流學科年度發展指數評價中位居全國第2;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布中國大學全球影響指數,我校位列第54位;軟科“雙一流”高校教學實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中國海洋大學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學校積極支持嶗山實驗室建設,協同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設我國地球科學領域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主持海洋領域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多場多體多尺度耦合及其對海工裝備性能與安全的影響機制)。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基地平臺40余個。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簡介:
東北大學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首輪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2022年進入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一百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與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強不息、知行合一”校訓精神和“實干、報國、創新、卓越”東大文化,在技術創新、轉移和產學研合作方面彰顯著自己的辦學特色。
當前,學校正在按照東北大學“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聚焦高質量發展,聚力一流大學建設,堅定走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差異化發展道路,為盡快實現“建成與東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高水平特色校區”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