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50分左右(548分、549分、550分、551分、5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文科考生55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寧夏文科55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55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4所):
省外:江西財經大學(最低550分)、上海海事大學(最低549分)、中央民族大學(最低548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最低55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975名到第999名,共有2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寧夏歷史類5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蘭州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2 | 暨南大學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3 | 云南大學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4 | 江西財經大學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5 | 南京審計大學 | 公辦 | 549 | 1023 | 本一 |
6 | 上海海事大學 | 公辦 | 549 | 1023 | 本一 |
7 | 中央民族大學 | 公辦 | 548 | 1058 | 本一 |
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公辦 | 553 | 921 | 本一 |
9 | 云南大學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10 | 江西財經大學 | 公辦 | 550 | 999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50分左右(共有3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上海海事大學簡介:
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于上海,1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公學)船政科開創了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吳淞商船學校,1933年更名為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59年交通部在滬組建上海海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家航運事業發展,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2008年上海海事大學主體搬遷臨港新城(現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19年學校成功舉行110年校慶系列活動。
學校2013年成立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和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將自貿區建設與供應鏈研究有機結合,以提升自貿區產業鏈建設水平,促進自貿區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型發展,同時推動政府監管職能的轉變。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采取國際上先進的商學院運作模式,與全球優秀教育機構資源共享,著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航運金融教育品牌,構筑具有影響力的航運高端人才輸出基地。
云南大學簡介:
云南大學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開學,時為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云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云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37年,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出任校長,一大批著名學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學校較高的發展基礎和深厚的學術底蘊,開創了云大辦學歷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20世紀40年代,云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農、醫等學科在內,規模較大,在國際上有影響的中國著名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在世界最具影響的大學之一。
學校有本科專業85個,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68個。有12個國家特色專業,7個專業“菁英班”,10個專業“卓越班”,2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有2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4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形成了以民族學、生態學、統計學、生物與生物醫藥、特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以及邊疆問題和區域國別研究為優勢特色,學科較為齊全,人才密集的學科專業體系。
江西財經大學簡介:
1.辦學歷史:江西財經大學前身為1923年秋創辦的江西省立商業學校,1958年成立江西財政經濟學院(簡稱江西財經學院),文革期間幾經更名并遭停辦,1978年復校,1980年成為財政部部屬院校,1996年更名為江西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由財政部主管轉變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為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設有智庫建設中心(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院,財政大數據分析中心、財經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高等教育研究所,生態文明研究院,深圳研究院,贛州研究院等8個獨立設置科研機構;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監測、預警與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等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會計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發展與風險防范研究中心、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生態文明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應用統計研究中心等7個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生態經濟研究院、財稅研究中心、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國勢研究院、紅色故事收集整理與研究中心等5個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與促進中心、財稅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現代金融研究院等與學院合署或掛靠學院的科研機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