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內蒙古高考物理類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內蒙古理科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內蒙古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內蒙古高考分數線,內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71分。內蒙古理科54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內蒙古物理類54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昆明醫科大學(最低542分)、河南科技大學(最低541分)、長安大學(中外合作)(最低540分)、河北工業大學(最低539分)、北京外國語大學(B)(最低53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內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2836名到第13014名,共有179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內蒙古物理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昆明醫科大學 | 公辦 | 542 | 12627 | 本一A |
2 | 長春理工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541 | 12835 | 本一A |
3 | 河南科技大學 | 公辦 | 541 | 12835 | 本一A |
4 | 蘇州大學 | 公辦 | 540 | 13014 | 本一A |
5 | 東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40 | 13014 | 本一A |
6 | 遼寧大學 | 公辦 | 540 | 13014 | 本一A |
7 | 長安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540 | 13014 | 本一A |
8 | 天津醫科大學 | 公辦 | 539 | 13196 | 本一A |
9 | 河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539 | 13196 | 本一A |
10 | 北京外國語大學(B) | 公辦 | 538 | 13365 | 本一B |
以上“2025年內蒙古高考物理類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內蒙古錄取線都在540分左右(共有6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長春理工大學簡介:
長春理工大學原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是新中國第一所培養光學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光電特色和國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是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
因光而生,與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兩彈一星”元勛、兩院院士王大珩為學校創始人、第一任院長。中國第一堝光學玻璃研制者龔祖同、中國第一臺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國第一臺高精度經緯儀研制者薛鳴球等18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學習,為學校積淀了嚴謹求實的治學風氣。學校先后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五機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被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并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被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9年,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被批準建設,由學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院校。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2017年,入選首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20年,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項目A類。
天津醫科大學簡介:
天津醫科大學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原國家政務院批準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家朱憲彝教授為首任校長。1994年6月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正式組建成立天津醫科大學。1996年12月成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市屬院校,2015年10月成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2月成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天津市級教學團隊26個,天津市級教學名師36人,5個教學團隊和10名教師獲得天津市“在抗擊疫情工作中課程思政優秀教學團隊和優秀教師”稱號;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5門,天津市級一流本科建設課程29門;天津市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優秀團隊、教學名師)10項;獲批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3項,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名,天津市級課程思政優秀教材6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課外創新實踐基地2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虛擬教研室入選教育部首批專業建設類虛擬教研室;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獲批天津市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醫學技術現代產業學院獲批天津市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單位。2002年和2008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和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別通過教育部護理學專業、口腔醫學專業認證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09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14項,二等獎19項。學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國際醫學院,留學生生源來自105個國家,留學生教育規模與質量居全國醫學院校前列,現有國家級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8門,天津市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25門,“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全英文教學與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0年教育部首個來華留學英語師資培訓中心(醫學)落戶學校后,已為全國54所大學的1500余名教師提供培訓。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在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是教育部直屬、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北外注重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300余人,另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外籍教師近200人。學校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青年長江學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及青年拔尖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四個一批”人才等高水平師資。教師中超過90%擁有海外學習經歷。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團隊、全球治理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