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最容易考上的是山西省(本科一批A1段文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42分(分差26分);最難考上的是黑龍江省(本科批物理類)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628分(分差268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中國農業大學:
1、寧夏(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53分能上。
2、上海(本科批)考生預測559分能上。
3、湖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603分、歷史類579分能上。
4、福建(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610分、歷史類577分能上。
5、甘肅(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71分、歷史類574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中國農業大學?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北京(本科批) | 綜合類 | 635 | 434 | 201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611 | 434 | 177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類 | 605 | 437 | 168 |
歷史類 | 579 | 432 | 147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10 | 437 | 173 | |
重慶(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2 | - | - |
重慶(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72 | 428 | 144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592 | 427 | 165 | |
物理類 | 598 | 427 | 171 | |
歷史類 | 587 | 428 | 159 | |
遼寧(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3 | 368 | 235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94 | 400 | 194 | |
歷史類 | 602 | 400 | 202 | |
物理類 | 599 | 368 | 231 | |
廣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579 | 371 | 208 |
歷史類 | 582 | 400 | 182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類 | 624 | 465 | 159 |
歷史類 | 614 | 462 | 152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607 | 465 | 142 |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608 | 462 | 146 | |
安徽(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物理類 | 630 | - | - |
江西(本科批)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2 | 448 | 154 |
物理類 | 583 | 448 | 135 | |
歷史類 | 601 | 463 | 138 | |
貴州(本科批)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89 | 380 | 209 |
預科(物理類) | 605 | 380 | 225 | |
物理類 | 601 | 380 | 221 | |
新疆(本科一批) | 文科 | 498 | 425 | 73 |
理科 | 536 | 390 | 146 | |
新疆(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南疆單列(理科) | 505 | 390 | 115 |
國家及地方專項(理科) | 506 | 390 | 116 | |
湖南(本科批) | 歷史類 | 593 | 438 | 155 |
物理類 | 597 | 422 | 175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99 | 422 | 177 | |
黑龍江(本科批) | 物理類 | 605 | 360 | 245 |
上海(本科批) | 綜合類 | 558 | 403 | 155 |
江蘇(本科批) | 歷史類 | 619 | 478 | 141 |
物理類 | 637 | 462 | 175 |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98 | 478 | 120 | |
廣東(本科批) | 物理類 | 610 | 442 | 168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83 | 428 | 155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593 | 442 | 15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綜合類 | 620 | 475 | 145 |
福建(本科批) | 1+3模式(物理類) | 609 | 449 | 160 |
1+3模式(歷史類) | 592 | 431 | 161 | |
物理類 | 632 | 449 | 183 | |
中外合作(歷史類) | 576 | 431 | 145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綜合類 | 573 | 444 | 129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587 | 444 | 143 | |
四川(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辦學(理科) | 608 | 539 | 69 |
中外合作辦學(文科) | 580 | 529 | 51 | |
文科 | 595 | 529 | 66 | |
理科 | 631 | 539 | 92 | |
河北(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609 | - | - |
河北(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607 | 449 | 158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585 | 448 | 137 | |
歷史類 | 614 | 449 | 165 | |
物理類 | 593 | 448 | 145 | |
陜西(本科一批) | 國家專項計劃(理科) | 565 | 475 | 90 |
文科 | 584 | 488 | 96 | |
理科 | 602 | 475 | 127 | |
河南(本科一批) | 文科 | 601 | 521 | 80 |
理科 | 621 | 511 | 110 | |
較高收費(理科) | 575 | 511 | 64 | |
較高收費(文科) | 564 | 521 | 43 | |
甘肅(本科批C段) | 物理類 | 606 | 370 | 236 |
歷史類 | 578 | 421 | 157 |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74 | 421 | 153 | |
預科(物理類) | 579 | 370 | 209 | |
國家專項計劃(物理類) | 573 | 370 | 203 | |
內蒙古(本科一批) | 理科 | 566 | 471 | 95 |
文科 | 570 | 478 | 92 | |
中外合作辦學(文科) | 540 | 478 | 62 | |
山西(本科一批A1段) | 理科 | 580 | 506 | 74 |
文科 | 542 | 516 | 26 | |
山西(本科一批A段) | 文科 | 585 | 516 | 69 |
理科 | 608 | 506 | 102 |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700 | 483 | 217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綜合類 | 651 | 492 | 159 |
中外合作辦學(綜合類) | 649 | 492 | 157 | |
云南(本科一批預科) | 理科 | 604 | 505 | 99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617 | 505 | 112 |
云南(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理科 | 610 | - | -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518 | 343 | 175 |
寧夏(本科一批) | 理科 | 555 | 432 | 123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歷經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是全國首批20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現已自主設置營養與健康科學、土地科學與技術、農業綠色發展科學與工程3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置農林高校首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增設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土木水利、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圖書情報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等。學校共設有18個學院、1個實體教學單位和1個直屬系,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7大學科門類;設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教學部。在第四輪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6個一級學科獲評A+,獲評A+的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學校現有17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包括9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研發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2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包括1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基地,3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個部級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省部級綜合試驗基地。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060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77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1026人。專任研究生導師176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274人、碩士生導師493人。聘期內兼職研究生第一導師17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0人、碩士生導師83人。2023年,學校組織評選出10位優秀研究生導師,5個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任發政、高俊平、李云開3位導師獲評北京市優秀研究生導師,沈建忠團隊獲評北京市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22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博士、3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博士、15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80個本科專業,11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個聯合學士學位培養項目,12個輔修專業(方向),11個微專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304名,第二學士學位學生737名;全日制研究生12725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967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758名;非全日制在籍研究生918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531名。
猜你喜歡:
2025年內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本科(附2024~2012年省控線)
內蒙古高考200分左右物理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
陜西高考220分左右物理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