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05分左右(603分、604分、605分、606分、60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60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60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60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廣西大學(最低587分)、廣西大學(最低586分)、廣西大學(最低580分)。
省外:蘇州大學(最低607分)、吉林大學(最低606分)、深圳大學(最低605分)、中國傳媒大學(最低604分)、中國農業大學(最低60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0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124名到第1156名,共有3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歷史類60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廣西大學 | 公辦 | 587 | 2196 | 本科 |
2 | 廣西大學 | 公辦 | 586 | 2285 | 本科 |
3 | 廣西大學 | 公辦 | 580 | 2783 | 本科 |
2、2025廣西歷史類60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中央財經大學 | 公辦 | 607 | 1073 | 本科 |
2 | 蘇州大學 | 公辦 | 607 | 1073 | 本科 |
3 | 中國政法大學 | 公辦 | 606 | 1123 | 本科 |
4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公辦 | 606 | 1123 | 本科 |
5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606 | 1123 | 本科 |
6 | 吉林大學 | 公辦 | 606 | 1123 | 本科 |
7 | 深圳大學 | 公辦 | 605 | 1156 | 本科 |
8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04 | 1206 | 本科 |
9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604 | 1206 | 本科 |
10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603 | 1242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0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605分左右(共有13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廣西大學簡介:
廣西大學坐落于素有“中國綠城”之稱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學校占地面積2.18萬余畝,其中,校園本部占地3982.5畝,廣西亞熱帶農科新城占地1.69萬畝,校園本部校舍總建筑面積20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總計7.8萬平方米,館藏文獻總量910萬冊,其中紙質圖書535萬冊,電子圖書375萬冊。教學科研設備總值30.91億元。下設25個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17人、全日制研究生1675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785人,來華留學生及港澳臺生806人,各類在讀繼續教育學生10967。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3321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948人,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人選6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3人。
蘇州大學簡介:
蘇州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東吳大學,1900年創辦),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東吳大學是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也是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中國大陸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名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并入蘇州大學。從民國時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國時代的開拓創新;從師范教育的文脈堅守,到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合并的跨越發展,到爭創一流的重塑輝煌,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時代,孕育新機遇,呼喚新作為。全體蘇大人正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襟、全球的視野,順天時、乘地利、求人和,堅持人才強校、質量強校、文化強校,依托長三角地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人文、地域條件,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成為區域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成為一所更有格局、更有情懷、更有作為的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介:
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住所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同時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有校區。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學校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形成了“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出了123位兩院院士、169位大學書記和校長、144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54位共和國將軍、450余位航天國防總師,培養出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教師、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培養出了35萬余優秀人才。近年來,學校瞄準學術大師、工程巨匠、業界領袖和治國棟梁四類杰出人才培養目標,持續加強“五育并舉”頂層設計和資源供給體系,加速推進個性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創新推出的永坦班、善義班、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擔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為學校杰出人才培養的“金字招牌”,設立戰略班、總師班、尖班等一批頂尖人才培養載體,成立了全國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學生競賽成績在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中實現“五連冠”,哈工大問天艙機械臂團隊、紫丁香學生微納衛星團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