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52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52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南寧師范大學(最低526分)、廣西民族大學(最低526分)、南寧師范大學(最低525分)、廣西民族大學(最低526分)、廣西師范大學(最低521分)。
省外:福建醫科大學(最低527分)、景德鎮陶瓷大學(最低526分)、昆明理工大學(最低525分)、河南工業大學(最低524分)、濟南大學(最低52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0633名到第10804名,共有172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歷史類5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526 | 10632 | 本科 |
2 | 廣西民族大學 | 公辦 | 526 | 10632 | 本科 |
3 | 南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525 | 10804 | 本科 |
4 | 廣西民族大學 | 公辦 | 526 | 10632 | 本科 |
5 | 廣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21 | 11584 | 本科 |
2、2025廣西歷史類5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 中外/港澳 | 527 | 10460 | 本科 |
2 | 福建醫科大學 | 公辦 | 527 | 10460 | 本科 |
3 | 浙江傳媒學院 | 公辦 | 526 | 10632 | 本科 |
4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公辦 | 526 | 10632 | 本科 |
5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525 | 10804 | 本科 |
6 | 昆明理工大學 | 公辦 | 525 | 10804 | 本科 |
7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24 | 10985 | 本科 |
8 | 河南工業大學 | 公辦 | 524 | 10985 | 本科 |
9 | 西南醫科大學 | 公辦 | 523 | 11181 | 本科 |
10 | 濟南大學 | 公辦 | 523 | 11181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525分左右(共有18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浙江傳媒學院簡介:
學校擁有杭州錢塘和桐鄉烏鎮兩個校區,占地1355.14畝。設有18個二級學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學生400余人,教職員工1400余人,其中國家級、省部級人才和行業高端人才150余人。
學校涵蓋藝術學、文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等6個學科門類,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為省一流學科(A類),信息與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學為省一流學科(B類),建有新聞與傳播碩士、戲劇與影視碩士、國際中文教育碩士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37個本科專業,其中廣播電視學等13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網絡與新媒體等10個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西北師范大學簡介:
【辦學歷史】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后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后,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定名為西北師范大學。2020年被列為甘肅省人民政府支持進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的省屬高校。
【科學研究】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歷來重視產學研結合。社會科學在中國古代文學、西北歷史與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優勢突出、特色鮮明,自然科學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基礎數學、原子與分子物理、教育技術等學科領域研究深入。學校獲得了一批高級別的科研獎勵,近年來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800項,其中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其中一等獎1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其中二等獎3項,終身成就獎1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83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省專利獎2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640項,省敦煌文藝獎45項。
濟南大學簡介: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縱向科研課題982項,省部級縱向項目1548項;獲批人文社科類國家級科研項目26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17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90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5項,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1項。授權發明專利2845件。學術論文被SCI、EI、SSCI、CSSCI收錄17402篇,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404部。主辦《中國粉體技術》、《濟南大學學報》等2種學術期刊,《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CSSCI來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