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520分難嗎?在江蘇高考520分什么概念?520分在江蘇省能排多少名?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歷年江蘇高考物理類和歷史類52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來看看江蘇高考52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學,以供2025屆考生填報志愿參考!
高考520分在江蘇省算高嗎?能排第幾名?根據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檔次表可知: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30978-31428名,同分人數451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42分(本科批478分),只超出了江蘇省38%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117795-119050名,同分人數1256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58分(本科批462分),只超出了江蘇省36%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2024年江蘇高考本科批為歷史類478分、物理類462分。若是歷史類考生,江蘇省52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若是物理類考生,江蘇省520分也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在填報志愿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規劃,挑選一個好院校或者一個好專業!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30453-30948名,同分人數496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46分(本科批474分),只超出了江蘇省45%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106376-107386名,同分人數1011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72分(本科批448分),只超出了江蘇省31%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24751-25298名,同分人數548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49分(本科批471分),只超出了江蘇省47%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85632-86706名,同分人數1075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91分(本科批429分),只超出了江蘇省27%的考生,屬于較差水平。
1、歷史類
2025年江蘇歷史類52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揚州大學(最低518分),江蘇理工學院(最低518分),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最低515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最低514分),南京藝術學院(最低513分)。
省外:南陽理工學院(最低513分),西北民族大學(最低520分),宜春學院(最低512分),玉溪師范學院(最低515分),呂梁學院(最低510分)。
2、物理類
2025年江蘇物理類52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泰州學院(最低512分),江蘇師范大學(最低519分),南京中醫藥大學(最低515分),江蘇理工學院(最低518分),江蘇科技大學(最低513分)。
省外:山西農業大學(最低515分),西南林業大學(最低519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最低516分),湖北理工學院(最低518分),北方民族大學(最低518分)。
附:江蘇高考520分院校推薦
揚州大學
2024年揚州大學在江蘇最低錄取分數線歷史類478分(本科)、物理類511分(本科)。
揚州大學坐落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學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其農科和代辦的文史專修科西遷揚州,組建蘇北農學院和蘇北師范專科學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時期相繼在揚建立或遷來揚州辦學。1992年,學校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高。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6個、二期項目60個,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工作站38個,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項目8個,28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臨床醫學及師范類專業認證和評估。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9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6項和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1項。學校著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實施揚州大學本科專業品牌化建設與提升工程,大力推進通識教育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育人,積極打造“一院一品”,實行第二課堂學分制,推動第一第二課堂融合發展。學校混合教學改革案例入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混合學習白皮書》,連續八次捧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多次榮獲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并捧得“優勝杯”,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3項,獲評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0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