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高考545分難嗎?在甘肅高考545分什么概念?545分在甘肅省能排多少名?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歷年甘肅高考物理類和歷史類545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來看看甘肅高考545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學,以供2025屆考生填報志愿參考!
高考545分在甘肅省算高嗎?能排第幾名?根據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檔次表可知: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3578-3660名,同分人數83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24分(本科批421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93%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17011-17301名,同分人數291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75分(本科批370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85%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2024年甘肅高考本科批為歷史類421分、物理類370分。若是歷史類考生,甘肅省54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若是物理類考生,甘肅省545分也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在填報志愿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規劃,挑選一個好院校或者一個好專業!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1490-1542名,同分人數53人,超出本一批分數線57分(本一批488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96%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5189-5315名,同分人數127人,超出本一批分數線112分(本一批433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94%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1006-1050名,同分人數45人,超出本一批分數線60分(本一批485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96%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區間為4695-4824名,同分人數130人,超出本一批分數線103分(本一批442分),已經超出了甘肅省94%的考生,屬于優秀水平。
1、歷史類
2025年甘肅歷史類54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7所):
省內: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44分),西北民族大學(最低545分)。
省外:武漢科技大學(最低542分),西藏大學(最低535分),山西師范大學(最低536分),南京工業大學(最低545分),湖北師范大學(最低544分)。
2、物理類
2025年甘肅物理類54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蘭州理工大學(最低537分),蘭州交通大學(最低540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43分)。
省外:天津財經大學(最低538分),皖南醫學院(最低540分),北方工業大學(最低542分),南京郵電大學(最低541分),中國計量大學(最低545分)。
附:甘肅高考545分院校推薦
南京郵電大學
2024年南京郵電大學在甘肅最低錄取分數線物理類541分(本科)。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原為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再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正式并入南京郵電大學。學校秉承“信達天下 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踐行“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的校訓,發揚“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現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25個教學機構,在浦口區設有辦學點,另外還在揚州舉辦了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成績顯著,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成績。長期以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立足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級一流課程3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教育部—英特爾精品課程1門,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課程86門;國家級精品(優秀)教材2部;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在校大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斐然,先后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暨“優勝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索尼杯”“瑞薩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最高獎SIAM獎;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最高榮譽“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研電之星”、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最高獎“數模之星”等國家級以上重要獎項。“十四五”以來,累計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000余項。辦學81年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各類優秀人才27萬余名,很多成為國內外信息產業和人口健康領域的領軍人物、技術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華夏IT英才的搖籃”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