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650分左右(648分、649分、650分、651分、6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山西理科考生65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山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數線,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06分。山西理科65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類65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東南大學(最低652分)、浙江大學醫學院(最低649分)、同濟大學(最低641分)、電子科技大學(最低640分)、西安交通大學(最低639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192名到第1254名,共有6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山西物理類6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3 | 東南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4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49 | 1315 | 本一A |
5 | 浙江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649 | 1315 | 本一A |
6 | 東南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7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41 | 1884 | 本一A |
8 | 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640 | 1965 | 本一A |
9 | 武漢大學 | 公辦 | 639 | 2037 | 本一A |
10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639 | 2037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6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山西錄取線都在650分左右(共有2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北京理工大學簡介:
學校建筑總面積超300萬平方米。設有22個專業學院、7個書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等8個新型教研機構,設有29個基層黨委、2個黨總支、1個直屬黨支部。
學科整體水平快速提升。學校現有9個學科門類,33個一級學科,均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6個工程博士類別。物理學新增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網絡空間安全、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進入國家第一梯隊。在2023年軟科最好中國學科排名中,6個學科進入中國頂尖學科,18個學科進入中國一流學科。以珠峰高峰學科為主干,建設“6+7+2”特色學科群,加快學科深度交叉、融合互促,推動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學科國內外影響力持續擴大,兵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一批珠峰學科穩居全國高校前列。4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前列,12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學校世界大學排名近5年躍升366位。
同濟大學簡介:
同濟的100年,是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的100年;
在始于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筑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以后,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拓展學科范疇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轉變。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西安交通大學簡介: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辦學宗旨,強調“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抗戰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學校深入實施“星航計劃”“攀登計劃”,著力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的升級版、“楓橋經驗”的大學版。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31個學生社團,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豐富多彩,“九州名家”“縱論四海”“新港報告”“創源論壇”等成為師生開拓視野的經典品牌。歷年來,交大學子在SAE國際航空設計大賽、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國際數學建模大賽、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國際英語演講大賽、世界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世界大學生賽艇錦標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亞洲區選拔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 Robomaster) 、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研類)錦標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與社會實踐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賽等國際國內大賽中屢獲佳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