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550分左右(548分、549分、550分、551分、5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陜西文科考生55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陜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陜西高考分數線,陜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88分。陜西文科55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陜西歷史類55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51分)、西北大學(最低553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最低547分)、長安大學(最低544分)、西北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41分)。
省外:寧波大學(最低552分)、東北財經大學(最低551分)、中國礦業大學(最低550分)、鄭州大學(最低549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54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陜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3204名到第3291名,共有8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陜西歷史類5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51 | 3138 | 本一 |
2 | 西北大學 | 公辦 | 553 | 2974 | 本一 |
3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公辦 | 547 | 3526 | 本一 |
4 | 長安大學 | 公辦 | 544 | 3829 | 本一 |
5 | 西北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41 | 4112 | 本一 |
2、2025陜西歷史類55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華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552 | 3091 | 本一 |
2 | 寧波大學 | 公辦 | 552 | 3056 | 本一 |
3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國家專項) | 公辦 | 551 | 3134 | 本一 |
4 | 東北財經大學 | 公辦 | 551 | 3137 | 本一 |
5 | 中國礦業大學 | 公辦 | 550 | 3248 | 本一 |
6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公辦 | 549 | 3337 | 本一 |
7 | 河海大學 | 公辦 | 549 | 3339 | 本一 |
8 | 鄭州大學 | 公辦 | 549 | 3361 | 本一 |
9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548 | 3453 | 本一 |
10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548 | 3462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5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陜西錄取線都在550分左右(共有8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西北大學簡介: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的搖籃”“作家搖籃”。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簡介: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校區設有多種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獎勵,擁有完善的國家助學貸款、困難補助和勤工助學制度,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學生在圓滿完成學業后,由山東大學頒發統一的畢業證書。同時,有超過15%的應屆畢業生被免試推薦到“雙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學以及國家級科研院所等攻讀研究生。
中國礦業大學簡介:
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是教育部、應急管理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設有國家批準的研究生院。學校現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兩個校園,占地4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文獻2000多萬冊(件)。學校現有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江蘇省優勢學科、7個江蘇省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學校設23個學院,74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類博士、碩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學生68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10000余人;有教職工3450余人;有8個國家級科研平臺,5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另設有1個獨立學院徐海學院。
學校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156人,其中受聘教授崗位491人、副教授崗位935人,博士生導師530名、碩士生導師1518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超過80%。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江蘇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5個。學校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擁有兩院院士17名(含外聘),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級高端人才124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7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人。4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6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7人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