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675分左右(673分、674分、675分、676分、6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迹可轿骼砜瓶忌?7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山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數線,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06分。山西理科67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類67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復旦大學(最低675分)、浙江大學(最低672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低671分)、南京大學(最低668分)、哈爾濱工業大學(最低660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29名到第256名,共有2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山西物理類6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公辦 | 675 | 256 | 本一A |
2 | 復旦大學 | 公辦 | 675 | 256 | 本一A |
3 | 浙江大學 | 公辦 | 672 | 340 | 本一A |
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公辦 | 671 | 365 | 本一A |
5 | 南京大學 | 公辦 | 668 | 454 | 本一A |
6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60 | 739 | 本一A |
7 | 北京大學醫學部 | 公辦 | 659 | 783 | 本一A |
8 | 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10 | 東南大學 | 公辦 | 652 | 1132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6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山西錄取線都在675分左右(共有1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浙江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個門類,設有7個學部、40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直屬附屬醫院。學?,F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占地面積739061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808.6萬冊。截至2023年底,學校有全日制學生67656人、國際學生5514人、教職工9557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全職院士27人、中國工程院全職院士21人、文科資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3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10人。2022年,浙江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1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絕大多數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可喜進步。
浙江大學緊緊圍繞“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卓越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涌現出大批著名科學家、文化大師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4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位“八一勛章”獲得者、1位全軍掛像英模、5位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6位“最美奮斗者”和230余位兩院院士等杰出典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科大學。學?,F有32個學院,含8個科教融合學院;設有蘇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
學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創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長。這是我黨老一輩革命家和科學家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創辦的紅色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介:
北京大學醫學部地處北京市海淀區,前身是創建于1912年的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1996年,通過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項目論證。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并,同年啟動“985”計劃,隨著與校本部的深度融合發展,醫學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在“雙一流”建設支持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與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有40余所為戰略合作伙伴。與10余所協議學校建立了MD-PhD項目,與8所亞洲院校聯合開展公共衛生及口腔醫學領域的“亞洲校園”合作項目;設立了40余個短期交流項目,包括33個臨床海外輪轉項目和9個境外暑期學校及實習項目,2個虛擬在線國際交流項目和若干海外獎學金項目,搭建起國際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醫學部與多個國際合作伙伴建立了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該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牽頭成立“中國-東盟高校醫學聯盟”,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醫學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助力構建區域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相關推薦:
安徽高考210分左右物理類能上什么??茖W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