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445分左右(443分、444分、445分、446分、44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山西理科考生44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山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數線,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06分,本二批分數線為418分。山西理科445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類44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忻州師范學院(最低445分)、晉中學院(最低445分)、太原學院(最低444分)、長治學院(最低443分)、運城學院(最低443分)。
省外:湖南警察學院(B)(最低447分)、河北工程大學(B)(最低446分)、吉林醫藥學院(B)(最低445分)、河北科技大學(B)(最低444分)、福建技術師范學院(B)(最低44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4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81760名到第82417名,共有65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山西物理類44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忻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45 | 82417 | 本二A |
2 | 晉中學院 | 公辦 | 445 | 82417 | 本二A |
3 | 太原學院 | 公辦 | 444 | 83134 | 本二A |
4 | 長治學院 | 公辦 | 443 | 83827 | 本二A |
5 | 運城學院 | 公辦 | 443 | 83827 | 本二A |
2、2025山西物理類44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泉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47 | 81117 | 本二A |
2 | 湖南警察學院(B) | 公辦 | 447 | 81117 | 本二B |
3 | 溫州理工學院(B) | 公辦 | 446 | 81759 | 本二B |
4 | 河北工程大學(B) | 公辦 | 446 | 81759 | 本二B |
5 | 河南科技學院 | 公辦 | 445 | 82417 | 本二A |
6 | 吉林醫藥學院(B) | 公辦 | 445 | 82417 | 本二B |
7 | 浙江科技大學(B) | 公辦 | 444 | 83134 | 本二B |
8 | 河北科技大學(B) | 公辦 | 444 | 83134 | 本二B |
9 | 渤海大學(B) | 公辦 | 443 | 83827 | 本二B |
10 |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B) | 公辦 | 443 | 83827 | 本二B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類44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山西錄取線都在445分左右(共有186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忻州師范學院簡介:
忻州師范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經教育部2000年3月批準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為我省三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高校唯一的“‘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校占地面積1619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700余人。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282人,其中,專任教師969人,教授59人,副教授284人,博士208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7人。學校現有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入選者9人,山西省教學名師7人,山西省高校“131”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5人,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3人。
運城學院簡介:
運城學院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舉辦、山西省教育廳管理的普通高等學校,坐落于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的山西省運城市,肇始于1978年成立的山西師范學院運城師專班,后更名為運城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運城師范專科學校、運城地區教育學院、河東大學(籌)合并組建運城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運城學院。
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200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290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比89.16%,博士學位教師占比26.20%;擁有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晉英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31”領軍人才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3人次;115名教師兼任其他高校研究生導師。“嗜鹽微生物資源利用”團隊獲批山西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聘請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特聘教授10人(含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外聘學科專業帶頭人22人。
河南科技學院簡介:
學校賡續紅色血脈,堅守教育初心,扎根中原沃土,形成了“源于農、興于農、發展于農、服務于農”的鮮明辦學特色。學校地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河南新鄉市,占地面積2021畝,校舍面積近79萬平方米。建校80余年來,學科專業已涵蓋農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擁有25個教學單位,7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9萬余人。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360余萬冊,中外文數據庫56個。學校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職教師資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和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等15個,河南省一流專業、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等38個,河南省特色行業學院及產業學院3個。學校是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培育單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建設高校,作物學學科、園藝學學科群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裝備學科群是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學科群,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重點一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3個。學校是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單位,建有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國家豬肉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農業農村部傳統特色肉制品加工技術科研試驗基地、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現代生物育種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雜交小麥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棉麥分子生態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等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38個,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省高校教學團隊、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等54個,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國家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
學校全面落實“質量立校”戰略,著力培育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專業、課程和教學團隊建設,積極推進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2001年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6項,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十四五”省級規劃教材14門。近三年來,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機器人大賽、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金相技大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等比賽中獲得國家級以上獎勵660余項。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13萬余名高級專門人才,為河南省乃至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