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565分左右(563分、564分、565分、566分、5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迹筷兾魑目瓶忌?6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陜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陜西高考分數線,陜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88分。陜西文科56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陜西歷史類56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陜西師范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62分)、陜西師范大學(最低559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最低555分)、西北大學(最低553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51分)。
省外:南京審計大學(最低567分)、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專業)(最低566分)、深圳大學(最低565分)、西南政法大學(最低564分)、南京師范大學(最低56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陜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005名到第2066名,共有62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陜西歷史類5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陜西師范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62 | 2192 | 本一 |
2 | 陜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59 | 2440 | 本一 |
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55 | 2788 | 本一 |
4 | 西北大學 | 公辦 | 553 | 2974 | 本一 |
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51 | 3138 | 本一 |
2、2025陜西歷史類5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科技大學 | 公辦 | 567 | 1929 | 本一 |
2 | 南京審計大學 | 公辦 | 567 | 1887 | 本一 |
3 | 吉林大學 | 公辦 | 566 | 1971 | 本一 |
4 |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專業) | 公辦 | 566 | 1995 | 本一 |
5 | 深圳大學 | 公辦 | 565 | 2020 | 本一 |
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564 | 2067 | 本一 |
7 | 南京師范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64 | 2101 | 本一 |
8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公辦 | 564 | 2106 | 本一 |
9 | 西南政法大學 | 公辦 | 564 | 2086 | 本一 |
10 | 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563 | 2133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陜西高考歷史類5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陜西錄取線都在565分左右(共有7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學學堂創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礦冶學科,1952年,學校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名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并被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4年,學校牽頭的,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獲批國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全校占地約80.3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99.68萬平方米。學?,F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1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4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共建),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共建),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安全監管監察科技支撐工程,4個國家能源局“賽馬爭先”創新平臺(含共建),8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基地、創新引智基地等。特別是,學校作為首個教育部直屬高校牽頭建成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并組建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圖書館實體館藏258.3萬余冊(件)。定期出版《InternationalJournalofMinerals,MetallurgyandMaterials》(《礦物冶金與材料學報(英文版)》)《工程科學學報》《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金屬世界》《粉末冶金技術》《思想教育研究》《Materials Genome Engineering Advances》(《材料基因工程前沿(英文)》)《Green and Smart Mining Engineering》(《綠色與智能礦業工程(英文)》)等重要學術刊物。
上海外國語大學簡介: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創建于1949年1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上外立足多語種、跨學科、跨文化綜合優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和戰略傳播,不斷傳承和彰顯外國語言文學的傳統特色,依托政治學、工商管理和新聞傳播學等學術增長點,匯聚中外高端研究團隊,積極探索“新文科”建設,協同創新打造高校學術智庫群,在語言文學、國際關系、國際傳播和區域國別研究等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2022年,學校順利通過首輪“雙一流”建設評估并進入第二輪建設高校名單,電氣工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積極踐行“雙碳”時代使命,在國內高校率先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并作為創始成員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面向未來,學校將圍繞碳中和領域和能源電力行業產業鏈,實施學科專業拓新、人才培養提質、科技創新登攀、開放合作升級、高端師資匯聚、零碳校園建設等六大行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工程轉化的完整創新鏈,形成雙碳引領、學科交叉、特色鮮明、結構完整的世界一流能源電力學科體系,加快培養能源電力領域未來戰略人才和工程領軍人才,為我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早日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