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類455分左右(453分、454分、455分、456分、4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江西物理類考生45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江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數線,江西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48分。江西物理類45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江西物理類45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南昌理工學院(最低457分)、九江學院(最低456分)、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最低455分)、南昌工學院(最低454分)、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最低453分)。
省外:保定理工學院(最低457分)、安徽外國語學院(最低456分)、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最低455分)、溫州商學院(最低454分)、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最低45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江西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41228名到第142406名,共有1179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江西物理類4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昌理工學院 | 民辦 | 457 | 139290 | 本科 |
2 | 九江學院 | 公辦 | 456 | 140409 | 本科 |
3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 | 民辦 | 455 | 141516 | 本科 |
4 | 南昌工學院 | 民辦 | 454 | 143120 | 本科 |
5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 民辦 | 453 | 143863 | 本科 |
2、2025江西物理類4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杭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457 | 139284 | 本科 |
2 | 保定理工學院 | 民辦 | 457 | 139477 | 本科 |
3 | 遼寧工業大學 | 公辦 | 456 | 140108 | 本科 |
4 | 安徽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56 | 140384 | 本科 |
5 | 浙江傳媒學院 | 公辦 | 455 | 141698 | 本科 |
6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55 | 142375 | 本科 |
7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54 | 143179 | 本科 |
8 | 溫州商學院 | 民辦 | 454 | 143147 | 本科 |
9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 | 公辦 | 453 | 144338 | 專科 |
10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53 | 144600 | 本科 |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類4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江西錄取線都在455分左右(共有361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簡介:
江西省首批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
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教育改革試點高校
保定理工學院簡介:
保定理工學院,前身為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是2005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保定賀陽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2018年,轉設更名為保定理工學院。
學校設有資源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育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9個二級教學單位。現開設地質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環境設計、學前教育等42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地學為特色,工科為主體,理、經、管、文、藝、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簡介: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于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鄉、魯迅故里——浙江紹興,始創于1981年,2008年升格為本科高校,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被浙江省學位委員會列為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打造“人才高地”,實施“高層次人才+團隊”模式,擁有一支高效精干、結構合理、發展后勁充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0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超過47%,博士學位教師占比超過27%。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外籍教師近100名。學校推進“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教師國境外研修計劃”、設立“張巨昌教育獎”等,為教師發展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平臺,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學校的建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