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青海文科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11分。青海文科52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歷史類52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蘇州大學(最低527分)、中央財經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525分)、華東理工大學(最低523分)、華東政法大學(最低528分)、復旦大學醫學院(最低522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441名到第451名,共有1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青海歷史類52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蘇州大學 | 公辦 | 527 | 425 | 本一 |
2 | 中央財經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5 | 451 | 本一 |
3 | 山東大學 | 公辦 | 523 | 476 | 本一 |
4 | 湖南大學 | 公辦 | 523 | 476 | 本一 |
5 | 華東理工大學 | 公辦 | 523 | 476 | 本一 |
6 | 廈門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8 | 410 | 本一 |
7 | 吉林大學 | 公辦 | 528 | 410 | 本一 |
8 | 華東政法大學 | 公辦 | 528 | 410 | 本一 |
9 | 華東理工大學 | 公辦 | 523 | 476 | 本一 |
10 | 復旦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522 | 492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25分左右(共有51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中央財經大學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充分發揮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擁有國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財經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聯網經濟發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等智庫機構。2016年以來,學校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7項。學校舉辦的各類論壇和高水平國際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華東理工大學簡介:
學校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127畝,各類建筑總面積93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354萬冊。建有分析測試中心、珠寶檢測中心等國家級計量認證單位。學校已連續13次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校園)”光榮稱號。
學校對標世界一流,面向社會需求,構建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與交流局面,與國境外170余所世界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友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獲批10個科技部“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教育部首批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建有中法合作辦學機構——國際卓越工程師學院,在英國建有全球首個科技創新孔子學院,在羅馬尼亞成立首家中羅共建的“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成立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奧利弗·哈特合同與治理研究中心。
華東理工大學簡介:
學校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127畝,各類建筑總面積93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354萬冊。建有分析測試中心、珠寶檢測中心等國家級計量認證單位。學校已連續13次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校園)”光榮稱號。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3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建校以來,學校共為國家培養了40萬余名畢業生,遍布海內外。校友中3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當選海外院士,一大批畢業生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中堅和骨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