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20分左右(518分、519分、520分、521分、5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理科考生52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343分。青海理科52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類52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山東大學(最低522分)、湖南大學(最低521分)、天津師范大學(最低519分)、中國農業大學(最低518分)、中央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515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2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266名到第1290名,共有2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青海物理類52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山東大學 | 公辦 | 522 | 1235 | 本一 |
2 | 廈門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1 | 1265 | 本一 |
3 | 湖南大學 | 公辦 | 521 | 1265 | 本一 |
4 | 天津師范大學 | 公辦 | 519 | 1315 | 本一 |
5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518 | 1341 | 本一 |
6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515 | 1447 | 本一 |
7 | 中央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515 | 1447 | 本一 |
8 | 中央財經大學 | 公辦 | 513 | 1507 | 本一 |
9 | 華東理工大學 | 公辦 | 513 | 1507 | 本一 |
10 | 東南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11 | 1568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20分左右(共有3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以有組織科研推進有組織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設有3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高端智庫(培育)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臺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研究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局創新研發中心1個。學校牽頭發起的“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被納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方案,成為碳中和領域我國第一個獲聯合國批準的國際大科學計劃。
天津師范大學簡介:
天津師范大學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師范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學堂的創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師范學堂,成為天津師范大學的重要發端。天津師范大學是天津百年師范教育的傳承者,天津基礎教育文脈發祥地。1999年,天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與天津師范大學合并組建成新天津師范大學,成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礎教育輸送優質師資的師范大學。65年來,天津師范大學為天津乃至全國輸送大批基礎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師資,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學現崗書記校長和75%以上的天津基礎教育一線骨干教師,為天津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優質師資人才支撐。
學校高層次人才聚集,師資隊伍精良。在校教職工2561人。國家級頂尖人才稱號7人,國家特支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教學名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國家級人才77人次;兩院外籍院士2名,雙聘院士3人;天津市杰出津門學者、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學者等省部級人才118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專業學位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10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1人,中世紀史委員會會長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小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1人;中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第四屆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學校教師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優秀教師”“人類學終身成就獎”“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全國最美輔導員”等榮譽稱號,白學軍教授領銜的“天津師范大學學生心理發展與健康”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名單。
北京交通大學簡介:
北京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雙一流”建設高校。
歷經雙甲子發展,學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學科為優勢,以交通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工、管、經、理、文、法、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完備的學科培養體系。學校設有自動化與智能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語言與傳播學院、軟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法學院、環境學院、系統科學學院、國家保密學院、詹天佑學院(智慧交通未來技術學院)、威海國際學院等20個學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