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文科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寧夏文科54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54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寧夏大學(最低523分)。
省外:北京體育大學(最低542分)、西南大學(最低541分)、陜西中醫藥大學(最低540分)、上海外國語大學(最低538分)、福建師范大學(最低54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286名到第1318名,共有3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歷史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寧夏大學 | 公辦 | 523 | 1956 | 本一 |
2、2025寧夏歷史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體育大學 | 公辦 | 542 | 1252 | 本一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公辦 | 541 | 1285 | 本一 |
3 | 湖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541 | 1285 | 本一 |
4 | 西南大學 | 公辦 | 541 | 1285 | 本一 |
5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40 | 1318 | 本一 |
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538 | 1379 | 本一 |
7 | 福建師范大學 | 公辦 | 543 | 1216 | 本一 |
8 | 西南大學 | 公辦 | 541 | 1285 | 本一 |
9 | 江蘇大學 | 公辦 | 537 | 1419 | 本一 |
10 | 延邊大學 | 公辦 | 537 | 1419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40分左右(共有5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寧夏大學簡介: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民族學”部區合建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草業科學”國家重點學科1個、“中國少數民族史”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自治區重點學科18個,“十三五”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自治區一流建設學科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學校因服務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1960年設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學校前身),隸屬原中央(軍委)氣象局,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劃轉江蘇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學校先后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榮獲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組織獎”(全國僅10所),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級眾創空間、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學生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金獎等眾多競賽最高獎項。畢業班學生獲省級及以上獎項超60%。學校位列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第15位。近三年,研究生省級以上競賽獲獎1241項,其中,國家級獲獎516項。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95%以上,升學率(含出國)43.94%以上。建校以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20余萬人,校友中涌現出一批兩院院士、部委領導、央企高管、戰略專家、國際組織官員等杰出人才,眾多校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氣象行業的業務骨干和科研精英,學校被譽為“氣象人才的搖籃”。
延邊大學簡介:
學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訓和“自強、和合、日新”校風,發揚“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傳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團結、共教共學,廣泛交流、多邊合作”的優良辦學傳統,深入實施學校轉型發展新戰略新舉措,不斷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9,086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6,194人,本科生21,104人,專科生1,788人),來自13個國家的留學生62人。現建有東北寒區肉牛科技創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朝鮮韓國研究中心、長白山天然藥物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延邊特色高品質牛肉精深加工創新重點實驗室等38個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積極打造圖們江論壇和長白山論壇兩大國際學術論壇品牌。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省級等各級各類重大重點項目、基金項目586項,發表學術論文4,358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