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470分左右(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寧夏文科考生47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本二批分數線為419分。寧夏文科470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47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最低451分)。
省外: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最低472分)、福建江夏學院(最低471分)、亳州學院(最低470分)、九江學院(最低469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最低46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276名到第5350名,共有7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歷史類4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民辦 | 451 | 7134 | 本二 |
2、2025寧夏歷史類4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南科技大學 | 公辦 | 472 | 5208 | 本二 |
2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公辦 | 472 | 5208 | 本二 |
3 | 蘭州交通大學 | 公辦 | 471 | 5275 | 專科 |
4 | 福建江夏學院 | 公辦 | 471 | 5275 | 本二 |
5 | 西南醫科大學 | 公辦 | 470 | 5350 | 本二 |
6 | 亳州學院 | 公辦 | 470 | 5350 | 本二 |
7 | 攀枝花學院 | 公辦 | 469 | 5428 | 本二 |
8 | 九江學院 | 公辦 | 469 | 5428 | 本二 |
9 | 金陵科技學院 | 公辦 | 468 | 5522 | 本二 |
10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公辦 | 468 | 5522 | 本二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4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470分左右(共有13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簡介: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是由寧夏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2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4年1月經教育部確認。學院坐落于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毗鄰寧夏大學。
學院現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個門類,30個本科專業。建有4個院級重點學科,1個學科入選自治區“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6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20個專業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專業(群)入選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專業,5個專業入選自治區產教融合示范專業。
攀枝花學院簡介:
攀枝花學院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國首批100所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之一。學校坐落于著名的釩鈦之都、陽光花城、康養勝地、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區。
學科專業: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F有本科專業62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特色專業1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擁有四川省“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培育類建設學科2個,省部級優勢專業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1個、特色專業6個、應用型示范專業5個、應用型品牌專業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2項。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40門、應用型示范課程5門、應用型品牌課程2門,形成了以釩鈦+、康養+專業集群為優勢,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兼容,理、工、文、法、經、管、醫、藝、農9大學科協調發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共同推進的辦學特色。
九江學院簡介:
九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01年創辦的但福德醫院護士學校,現辦學體制為“省市共建、以市為主”。
學校積極承擔文化傳承創新使命,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托以廬山為地標的優秀文化資源,形成了以廬山文化研究、陶淵明研究、陳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等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團隊。廬山文化傳承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江西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創建有江西省高校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