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435分左右(433分、434分、435分、436分、4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理科考生43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343分。青海理科43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類43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7所):
省內: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35分)、青海警官職業學院(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12分)。
省外:四川農業大學(最低437分)、重慶理工大學(最低436分)、南京林業大學(最低435分)、阿壩師范學院(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34分)、北京體育大學(最低43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696名到第5771名,共有7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青海物理類4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35 | 5771 | 本一 |
2 | 青海警官職業學院(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12 | 8025 | 專科 |
2、2025青海物理類4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四川農業大學 | 公辦 | 437 | 5625 | 本一 |
2 | 武漢工程大學 | 公辦 | 436 | 5695 | 本一 |
3 | 東北電力大學 | 公辦 | 436 | 5695 | 本一 |
4 | 重慶理工大學 | 公辦 | 436 | 5695 | 本一 |
5 | 南京林業大學 | 公辦 | 435 | 5771 | 本一 |
6 | 阿壩師范學院(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34 | 5840 | 本一 |
7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公辦 | 433 | 5925 | 本一 |
8 | 首都師范大學 | 公辦 | 433 | 5925 | 本一 |
9 | 北京體育大學 | 公辦 | 433 | 5925 | 本一 |
10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 公辦 | 438 | 5531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4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435分左右(共有8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重慶理工大學簡介:
抗戰烽火淬煉,兵工血脈浸潤。重慶理工大學誕生于1940年,前身是國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學校(對外稱士繼公學),曾是享譽國內的“兵工七子”之一,現為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也是西南地區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坐落于重慶市,共有花溪、兩江、楊家坪等3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擁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花溪主校區建筑群婉約典雅,景觀山水交融,獲得教育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獲評“重慶市十佳園林式單位”“重慶冬季最美大學校園”等榮譽稱號。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并與自然資源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于名校薈萃的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是一所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2017年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學校始終弘揚地質報國的優良傳統,肩負社會主義建設開路先鋒的光榮使命,培養了大批經濟建設急需的地質專門人才,為新中國工業的騰飛和地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淬煉出了愈挫彌堅、剛健勇毅的鮮明品格,形成了“聽黨話、愛祖國、能吃苦、做先鋒、敢探索”的價值追求。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簡介:
西南大學“一校兩地”辦學,在重慶市北碚區和榮昌區分別設有北碚校區、榮昌校區。榮昌校區位于中國畜牧科技城、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核心區、全國首個以農牧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重慶市榮昌區。榮昌校區占地面積800余畝,總建筑面積20余萬平米,底蘊深厚、環境優美、舒適溫馨,功能齊全。
榮昌校區與北碚校區一體化管理和建設發展,商貿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水產學院在榮昌校區辦學。目前,入駐榮昌校區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5900余人,碩、博士研究生670余人,常駐榮昌校區的教職工554人。動物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慶市肉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草食動物科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動物醫學重慶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慶市水產養殖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獸醫科學工程研究中心、長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臺設置在榮昌校區,共同為一體化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提供堅強保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