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555分左右(553分、554分、555分、556分、5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理科考生55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32分。寧夏理科55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物理類55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中山大學(民族班)(最低557分)、中國農業大學(最低555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553分)、東北大學(最低551分)、北京科技大學(最低549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612名到第1652名,共有4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寧夏物理類5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57 | 1563 | 本一 |
2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555 | 1652 | 本一 |
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553 | 1726 | 本一 |
4 | 東北大學 | 公辦 | 551 | 1807 | 本一 |
5 | 北京科技大學 | 公辦 | 549 | 1888 | 本一 |
6 | 中央財經大學 | 公辦 | 547 | 1979 | 本一 |
7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公辦 | 547 | 1979 | 本一 |
8 |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 | 公辦 | 546 | 2016 | 本一 |
9 | 蘇州大學 | 公辦 | 545 | 2051 | 本一 |
10 | 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541 | 2226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5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55分左右(共有1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介:
學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6年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學校堅持“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辦學方略,為我國船舶工業、核工業、國防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我國船海核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文校園、智慧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平安校園。2020年,學校入選全國文明校園。2024年,學校黨委入選“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學校占地面積140.0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9.22萬平方米。學校設有23家教學科研單位,設有40多個科研機構以及150多個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6個,前沿科學中心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1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9個,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國家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全國首批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1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6個。學校獲教育部批復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獲黑龍江省委編委批復牽頭建設黑龍江工程師學院。學校哈軍工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圖書館共有藏書765.8萬冊。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2022年,學校順利通過首輪“雙一流”建設評估并進入第二輪建設高校名單,電氣工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建校六十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能源電力事業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堅持以“四個面向”為指針,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攻克了能源電力行業大批關鍵技術難題,為推動能源電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重要貢獻。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愛校敬業、追求卓越”的華電精神,貫徹“學科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方針,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快速發展,日益以嶄新姿態朝著特色鮮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辦學目標穩步前進。
南京理工大學簡介: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由創建于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1995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獲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獲批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7年,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2018年,王澤山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同年,學校成為工信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高校。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厚德博學”的辦學理念,秉持“進德修業,志道鼎新”的校訓,弘揚“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的校風,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為黨育英才、為國鑄利器,圍繞陸海空天信融合發展,向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
學校辦學環境宜人,基礎設施一流。近年來,學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蘇,不斷延伸和擴展辦學面,形成了“一校三區”的發展布局。南京校區占地320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1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8.4億元,各類基礎設施齊全,后勤服務系統完善,圖書館收藏280余萬件印刷型文獻、1100余萬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主要聚焦核心辦學功能提升,是學校傳承辦學文化、筑牢發展根基、擴大辦學影響的主陣地,是支撐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事業的核心校區。江陰校區占地1115畝,校舍建筑總面積32萬平方米,主要聚焦國家戰略實施和國際化辦學,依托地方區域和產業優勢,是建設服務“兩個強國”先行區、新工科辦學先試區、國際化辦學示范區。盱眙產學研合作基地、科研試驗基地和水下科學實驗中心正在建設中,主要聚焦國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加強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提升新域新質科研試驗能力,是以陸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試驗基地為主的功能校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