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35分左右(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文科考生53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寧夏文科53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53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7所):
省內:寧夏大學(最低523分)、北方民族大學(最低510分)。
省外:延邊大學(最低537分)、東北林業大學(最低536分)、揚州大學(最低535分)、西南民族大學(最低534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3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459名到第1493名,共有3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歷史類5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寧夏大學 | 公辦 | 523 | 1956 | 本一 |
2 | 北方民族大學 | 公辦 | 510 | 2612 | 本一 |
2、2025寧夏歷史類5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江蘇大學 | 公辦 | 537 | 1419 | 本一 |
2 | 延邊大學 | 公辦 | 537 | 1419 | 本一 |
3 | 南京財經大學 | 公辦 | 536 | 1458 | 本一 |
4 | 東北林業大學 | 公辦 | 536 | 1458 | 本一 |
5 | 浙江財經大學 | 公辦 | 535 | 1493 | 本一 |
6 | 揚州大學 | 公辦 | 535 | 1493 | 本一 |
7 | 長沙理工大學 | 公辦 | 534 | 1523 | 本一 |
8 | 西南民族大學 | 公辦 | 534 | 1523 | 本一 |
9 | 中國藥科大學 | 公辦 | 533 | 1564 | 本一 |
10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33 | 1564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35分左右(共有6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東北林業大學簡介:
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林業工程為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地處我國最大國有林區的中心——哈爾濱市,校園占地136公頃,并擁有帽兒山實驗林場(帽兒山森林公園)和涼水實驗林場(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總面積達3.3萬公頃。
對外交流合作。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學校每年有近150位國外及港澳臺地區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合作研究和訪問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師赴國(境)外攻讀學位、進修訪問和科研合作;與俄羅斯、新西蘭、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友好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生交流項目,并積極選派學生通過國家公派渠道赴國外攻讀學位。學校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聯合舉辦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辦學項目。2024年5月,學校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設立了海南國際學院,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海外學習中心、聯合研究院和海外師資培訓一體化建設,努力打造重要的國際交流窗口與平臺。近年來,學校舉辦了“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虎豹跨境保護國際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學校大力加強留學生教育培養,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留學生,生源來自五大洲100余個國家。
浙江財經大學簡介:
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被列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堅持把開放辦學作為橋梁紐帶,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144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關系,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科研合作等國際交流,舉辦中加會計學本科教育項目、中美市場營銷本科教育項目、中英金融學本科教育項目以及中新應用金融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名外籍教師獲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誼獎”。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先后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擁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試中心,被認證為ACCA白金級教育機構。
西南民族大學簡介:
砥礪奮進,歲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國家民委直屬綜合性普通高校,國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鄧小平同志先后兩次為學校題詞。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維舟為首任院長。2003年學校在首輪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3年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2020年連續兩屆榮膺“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勵精圖治,篤行致遠。學校現有26個學院,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涵蓋12個學科門類的本科招生專業75個,省(部)級重點(建設)學科9個,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培育)學科10個,工程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13個專業獲批省級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含4個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四川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本科特色專業6個、省級本科特色專業10個,5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1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達1100余萬冊(含電子文獻)。學校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全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中央部屬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養基地”,連續十次被評為“四川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先進單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