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文科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本二批分數線為419分。寧夏文科485分已經達到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4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寧夏師范大學(最低488分)。
省外:張家口學院(最低487分)、廣東金融學院(最低486分)、西南民族大學(最低485分)、邯鄲學院(最低484分)、渭南師范學院(最低48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4148名到第4225名,共有7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寧夏師范大學 | 公辦 | 488 | 3998 | 本二 |
2、2025寧夏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河北醫科大學 | 公辦 | 487 | 4059 | 本二 |
2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487 | 4059 | 本二 |
3 | 遼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486 | 4147 | 本二 |
4 | 廣東金融學院 | 公辦 | 486 | 4147 | 本二 |
5 | 河南工業大學 | 公辦 | 485 | 4225 | 本二 |
6 | 西南民族大學 | 公辦 | 485 | 4225 | 本二 |
7 | 廣州航海學院 | 公辦 | 484 | 4295 | 本二 |
8 | 邯鄲學院 | 公辦 | 484 | 4295 | 本二 |
9 | 山東農業大學 | 公辦 | 483 | 4360 | 本二 |
10 | 渭南師范學院 | 公辦 | 483 | 4360 | 本二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485分左右(共有17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河北醫科大學簡介:
河北醫科大學是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初名北洋醫學堂,1894年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于天津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西醫院校。
學校秉承“崇德、敬業、謹嚴、創新”的優良校風,歷經129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建設發展,已成為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科大學。2005年學校提出了“明德博學 行方智圓”的校訓。2015年學校確立了“學生為本 教師為先”的辦學理念。
遼寧師范大學簡介:
遼寧師范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坐落在中國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是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學校、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參與高校、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是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咨詢基地、高校師資培訓基地、適應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現已成為遼寧省最大的、起示范帶頭作用的教師教育中心。
73年來,學校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砥礪耕耘,自強不息,先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6萬余名合格人才。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秉承“厚德博學、為人師表”校訓,秉持“以人為本、質量至上”辦學理念,在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同時,積極致力于現代教師教育,著眼于學校的綜合性、國際化的長遠發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深化改革,不斷凝聚發展力量,增強發展動力,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學校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正向著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建設目標邁進。
西南民族大學簡介:
砥礪奮進,歲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國家民委直屬綜合性普通高校,國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鄧小平同志先后兩次為學校題詞。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維舟為首任院長。2003年學校在首輪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3年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2020年連續兩屆榮膺“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薪火相傳,接力奮斗。學校弘揚“和合偕習、自信自強”的校訓精神,在探索中發展,在追求中前行。目前,學校占地面積近3000畝,有“三校區一基地”(成都市有武侯校區、航空港校區、太平園校區三個校區,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建有“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積117.1萬平方米;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3萬余人,教職員工近3000人,其中博、碩士生導師842人。學校在崗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萬人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人才項目人選7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人選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8人;入選國家民委突貢專家、榮譽稱號、人才項目等70人次,入選四川省突貢專家榮譽稱號、人才項目等142人次;省部級及以上創新團隊12個。
相關推薦:
甘肅高考330分左右物理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