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45分左右(543分、544分、545分、546分、54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理科考生54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343分。青海理科54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類54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廈門大學(最低544分)、武漢大學(民族班)(最低548分)、北京師范大學(最低541分)、華南理工大學(最低539分)、四川大學(最低536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736名到第758名,共有2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青海物理類54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廈門大學 | 公辦 | 544 | 781 | 本一 |
2 | 武漢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48 | 699 | 本一 |
3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541 | 828 | 本一 |
4 | 西安交通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39 | 870 | 本一 |
5 | 華南理工大學 | 公辦 | 539 | 870 | 本一 |
6 | 四川大學 | 公辦 | 536 | 934 | 本一 |
7 | 西安交通大學(特色專業或中外合作辦學) | 公辦 | 535 | 952 | 本一 |
8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35 | 952 | 本一 |
9 | 中山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34 | 973 | 本一 |
10 | 西北工業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27 | 1132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類54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45分左右(共有16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廈門大學簡介:
學校發揮“僑、臺、特、海”區位優勢,彰顯“海峽、海絲、海洋”辦學特色,先后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6個學部、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設有36個博士后流動站。2022年,學校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統計學、教育學共6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高峰學科、優勢學科數量實現倍增,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構建高水平國際化辦學新格局。已與境外270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與54所世界知名高校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牽頭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學校貫徹落實中央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打造臺灣師生登陸“第一家園”,已成為臺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學校積極參與國際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個國家建設14所孔子學院、1所中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屬孔子課堂,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承建數量最多、孔子學院分布最廣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獲批建設,成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中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全資設立的、具有獨立校園、開展多學科多層次辦學的海外分校,被譽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明珠;已開設23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專業、6個博士專業,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7100余人、教職員工500余人,生源主要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電子與信息學科為特色,工、理、管、文、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目前有南、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944.8畝,校舍建筑面積154.03萬平方米。
學校堅持開放融合、協同發展戰略,積極打造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融入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助力西安“雙中心”建設,與西安市高新區共建西安電子谷,助力鄉村振興,連續五屆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國家重點戰略區域,校地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服務行業產業升級發展,與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航天、中國星網、中國兵器工業、中國航空工業、中國航天科工、中國信科,華為、中興、阿里、騰訊,以及三大運營商等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協同,成立戰略聯盟、設立企業基金、建立聯合實驗室及學生實習基地。
中山大學簡介:
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后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過部省共建,在國家、地方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學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特質。
學校學科實力強,影響力突出2022年2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我校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等11個學科再次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其中工商管理、臨床醫學和生態學入選新一輪“雙一流”“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學科專家建議名單。新一輪學科評估取得歷史性突破,成績斐然。學科優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