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455分左右(453分、454分、455分、456分、4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45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45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45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廣西財經學院(最低457分)、玉林師范學院(最低457分)、河池學院(最低456分)、廣西藝術學院(最低454分)、桂林理工大學(最低453分)。
省外:忻州師范學院(最低457分)、浙江萬里學院(最低456分)、西安文理學院(最低455分)、寧德師范學院(最低454分)、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最低45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9277名到第29614名,共有33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歷史類4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廣西財經學院 | 公辦 | 457 | 28927 | 本科 |
2 | 玉林師范學院 | 公辦 | 457 | 28927 | 本科 |
3 | 河池學院 | 公辦 | 456 | 29276 | 本科 |
4 | 廣西藝術學院 | 公辦 | 454 | 29978 | 本科 |
5 | 桂林理工大學 | 公辦 | 453 | 30353 | 本科 |
2、2025廣西歷史類4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南民族大學 | 公辦 | 457 | 28927 | 本科 |
2 | 忻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57 | 28927 | 本科 |
3 | 廊坊師范學院 | 公辦 | 456 | 29276 | 本科 |
4 | 浙江萬里學院 | 公辦 | 456 | 29276 | 本科 |
5 | 大連民族大學 | 公辦 | 455 | 29614 | 本科 |
6 | 西安文理學院 | 公辦 | 455 | 29614 | 本科 |
7 | 滄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54 | 29978 | 本科 |
8 | 寧德師范學院 | 公辦 | 454 | 29978 | 本科 |
9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453 | 30353 | 本科 |
10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公辦 | 453 | 30353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4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455分左右(共有23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廣西財經學院簡介:
廣西財經學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一所財經類普通本科高校。學校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創辦的廣西商業專科學校(1962年9月更名為廣西商業學校)和1963年成立的廣西財經學校。2004年由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和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注重內涵式發展,秉承“誠以修身、信以立業”之校訓,立足廣西、輻射東盟,面向基層、服務社會,大力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提升學校辦學核心競爭力,努力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
廣西藝術學院簡介:
廣西藝術學院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全國8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藝術院校之一。現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廣西特色優勢高校,廣西博士單位立項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先后與21個國家及地區的60余所國(境)外院校和國家級藝術團體開展了教育合作交流。由學校舉辦的“中國—東盟音樂周”“中國—東盟建筑空間設計教育高峰論壇”“中國—東盟舞蹈教育論壇”“中國—東盟美術作品雙年展”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2012年,外交部在我校掛牌成立“中國—東盟藝術人才培訓中心”,專門為東盟國家培養高端藝術人才。2017年,我校與中國—東盟中心、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高等教育與發展區域中心聯合發起成立“中國—東盟藝術高校聯盟”,促進區域文化藝術和教育交流,積極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動中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西南民族大學簡介:
砥礪奮進,歲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國家民委直屬綜合性普通高校,國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鄧小平同志先后兩次為學校題詞。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維舟為首任院長。2003年學校在首輪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3年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7年、2020年連續兩屆榮膺“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勵精圖治,篤行致遠。學校現有26個學院,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涵蓋12個學科門類的本科招生專業75個,省(部)級重點(建設)學科9個,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培育)學科10個,工程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13個專業獲批省級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含4個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四川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本科特色專業6個、省級本科特色專業10個,5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1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達1100余萬冊(含電子文獻)。學校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全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中央部屬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養基地”,連續十次被評為“四川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