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歷史類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河南文科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河南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數線,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21分。河南文科54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河南歷史類54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南陽理工學院(最低541分)、河南工業大學(最低540分)、河南師范大學(最低537分)、信陽師范大學(最低534分)、洛陽師范學院(最低534分)。
省外:上海師范大學(較高收費)(最低542分)、重慶交通大學(最低541分)、陜西師范大學(藝術類專業)(最低540分)、上海海洋大學(較高收費)(最低539分)、南京工業大學(最低53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6149名到第16573名,共有42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河南歷史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陽理工學院 | 公辦 | 541 | 16148 | 本一 |
2 | 河南工業大學 | 公辦 | 540 | 16573 | 本一 |
3 | 河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537 | 17884 | 本一 |
4 | 信陽師范大學 | 公辦 | 534 | 19197 | 本一 |
5 | 洛陽師范學院 | 公辦 | 534 | 19197 | 本一 |
2、2025河南歷史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長安大學(藝術類專業) | 公辦 | 542 | 15720 | 本一 |
2 | 上海師范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542 | 15720 | 本一 |
3 | 江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41 | 16148 | 本一 |
4 | 重慶交通大學 | 公辦 | 541 | 16148 | 本一 |
5 | 東北師范大學(其他較高收費) | 公辦 | 540 | 16573 | 本一 |
6 | 陜西師范大學(藝術類專業) | 公辦 | 540 | 16573 | 本一 |
7 | 西南石油大學 | 公辦 | 539 | 17011 | 本一 |
8 | 上海海洋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539 | 17011 | 本一 |
9 | 上海理工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538 | 17448 | 本一 |
10 | 南京工業大學 | 公辦 | 538 | 17448 | 本一 |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歷史類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河南錄取線都在540分左右(共有24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重慶交通大學簡介:
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交通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51年,根據毛主席指示,為修建康藏公路、建設大西南,鄧小平主持的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學校,時名西南交通專科學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隨后成都工學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等相繼并入。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學校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并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學校擁有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1個山區橋梁與隧道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水利水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橋梁結構工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力學治沙與生態碳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軌道車輛系統集成與控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智能物流網絡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統與安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綠色航空能源動力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西部交通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4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西南水運科學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個研發機構。在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寒區工程、凍土生態航道、軌道裝備、運輸物流、綠色航空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學校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17項,省部級及學會科技獎勵600余項。公開發行《應用數學和力學》《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等核心學術期刊。
西南石油大學簡介: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學校。2013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成為入選該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選為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2月,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學校積極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決策部署,2018-2022連續5年獲四川省定點幫扶先進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案例4次入選教育部評選的全國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學校積極發揮科研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牽頭成立四川省頁巖氣產業發展研究院。深度參與碳中和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負責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究部,以雙一流學科頂尖科研團隊為核心,聯合參建高校組建了“天然氣綠色開發利用”“零碳能源系統”“水風光儲智慧能源”3個研究中心。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是西部地區唯一以石油天然氣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建有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5個國家級和7個省級創新創業平臺;獲批全國技術合同登記機構;科技園依托西南石油大學的科技資源優勢及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建成了以石油勘探開發、石油裝備、石油化工等核心技術領域為主,集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技術與辦公服務等為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學校與成都市共同打造“環西南石油大學能源科技經濟圈”,在成都市建有科技交流中心,在天府新區建有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南京工業大學簡介:
南京工業大學辦學歷史可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學與建設部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是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牽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學校秉承“明德、厚學、沉毅、篤行”的校訓,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形成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鮮明特色。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主動將創新鏈對接產業鏈,推動產學研深入合作。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為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推進校地融合、產教融合,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數十家新型研發機構、產業研究院和產業學院。現有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1個,省級重點產業學院3個。學校加強校企合作,與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潤有限公司等央企、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十三五”以來,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內的各級各類課題萬余項,科技經費近44億元。
相關推薦:
2022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2017~2021年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