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500分左右(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歷史類考生50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2分。安徽歷史類50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歷史類50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02分)、巢湖學院(最低502分)、蚌埠學院(最低499分)、池州學院(最低498分)、巢湖學院(最低502分)。
省外:南昌醫學院(最低502分)、滄州師范學院(最低501分)、四川文理學院(最低500分)、福建理工大學(最低499分)、張家口學院(最低49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9279名到第29650名,共有372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歷史類5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02 | 28887 | 本科 |
2 | 巢湖學院 | 公辦 | 502 | 28671 | 本科 |
3 | 蚌埠學院 | 公辦 | 499 | 29756 | 本科 |
4 | 池州學院 | 公辦 | 498 | 30222 | 本科 |
5 | 巢湖學院 | 公辦 | 502 | 28671 | 本科 |
2、2025安徽歷史類5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吉林財經大學 | 公辦 | 502 | 28505 | 本科 |
2 | 南昌醫學院 | 公辦 | 502 | 28737 | 本科 |
3 | 保定學院 | 公辦 | 501 | 28916 | 本科 |
4 | 滄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501 | 29220 | 本科 |
5 | 宜賓學院 | 公辦 | 500 | 29309 | 本科 |
6 | 四川文理學院 | 公辦 | 500 | 29498 | 本科 |
7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公辦 | 499 | 29933 | 本科 |
8 | 福建理工大學 | 公辦 | 499 | 29815 | 本科 |
9 | 石家莊學院 | 公辦 | 498 | 30208 | 本科 |
10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498 | 30185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5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500分左右(共有44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安徽師范大學簡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省唯一)、全國首批省委宣傳部與學校共建新聞學院試點單位,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現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安徽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重點智庫1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7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7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新型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鄉村振興協同技術服務中心1個。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9門(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線下課程14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雙語課程1門,國家級規劃教材6部,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2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
宜賓學院簡介:
宜賓學院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賓市。學校于1978年開始高等教育辦學歷史,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宜賓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合并升格為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來,學校榮膺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四川省“黨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園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四川省文明校園”等稱號。
科研興校成果豐碩。學校緊扣國家戰略,緊密對接省市產業發展,推進政產學協同創新發展,組建了10個省廳級科研創新團隊,48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建有四川省油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林業草原天然香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態資源發酵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精制川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中國酒史研究中心、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等10個省級重點研究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農食產品標準化與檢驗檢測等32個市廳級科研和成果轉化平臺以及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具有產教融合特色的研究院。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44項,獲橫向課題1000余項。發表理論研究成果1600多篇(部),擁有科技攻關和關鍵應用技術50多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3項,其中一等獎2項。
張家口學院簡介:
張家口學院坐落于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素有“塞外山城”美譽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學校秉承“自強、拼搏、求實、創新”的校訓,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一所以教育學、醫學和管理學為主干學科,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積極打造冰雪辦學特色。近年來,圍繞后奧運經濟發展、“首都兩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聚焦張家口市主導產業和發展戰略,先后建立了1個國家級科普基地、3個省級科普基地、8個市級科研平臺和17個校級科研平臺。截至目前,我校立項各級各類項目近140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7項,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7項。教師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984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論文150篇,出版教材、著作207部;獲得實用新型專利98項、發明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及我校教師開展學術講座共計475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