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545分左右(543分、544分、545分、546分、54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貴州物理類考生54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貴州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貴州高考分數線,貴州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80分。貴州物理類54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貴州物理類54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上海海關學院(最低547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最低546分)、鄭州大學(最低545分)、大連大學(最低544分)、中國民航大學(最低54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貴州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6773名到第27197名,共有42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貴州物理類54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上海海關學院 | 公辦 | 547 | 26099 | 本科 |
2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公辦 | 546 | 26610 | 本科 |
3 | 華中農業大學 | 公辦 | 546 | 26691 | 本科 |
4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公辦 | 546 | 26732 | 本科 |
5 | 中國民航大學 | 公辦 | 546 | 26346 | 本科 |
6 | 鄭州大學 | 公辦 | 545 | 26794 | 本科 |
7 | 上海戲劇學院 | 公辦 | 544 | 27353 | 本科 |
8 | 大連大學 | 公辦 | 544 | 27200 | 本科 |
9 | 中國民航大學 | 公辦 | 548 | 25567 | 本科 |
10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公辦 | 546 | 26732 | 本科 |
以上“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54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貴州錄取線都在545分左右(共有7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華中農業大學簡介: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幾經演變,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農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科技實力雄厚。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生物育種產教融合創新平臺1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5個,部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31個,部省級研發中心44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7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近5年,獲批科研項目7570項,經費53.3億元。在雜交油菜、綠色超級稻、優質種豬、動物疫苗、優質柑橘、試管種薯和棉花、玉米、淡水魚等研究領域,取得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標志性成果。
鄭州大學簡介:
鄭州大學(簡稱鄭大,英文簡稱: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興辦,法定住所地為河南省鄭州市科學大道100號。學校總占地面積6100余畝,主校區位于鄭州市科學大道100號,主校區南校園位于鄭州市大學北路75號,主校區北校園位于鄭州市文化路97號,主校區東校園位于鄭州市大學北路40號,主校區西校園位于鄭州市科學大道157號;洛陽產業技術研究院位于洛陽市周山大道6號。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萬余人、研究生2.7萬余人,以及來自83個國家的留學生2100余人。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黨委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確立了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圍繞一流大學建設中長期任務與“221”戰略,堅持內涵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到 2035 年力爭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簡介: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原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1960年建校,是原國家對外貿易部(商務部前身)最早設置的兩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譽為“中國對外經貿人才的搖籃”,1982年成為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4年劃歸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選世界首批、中國首家世界貿易組織(WTO)講席,2013年更名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19年獲批WTO亞太培訓中心(WTO在中國內地設立的唯一區域培訓合作伙伴),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22年入選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獲批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
咨政建言優勢突出。學校胸懷“國之大者”、融入“城之要者”、落實為“校之重者”, 以裘劭恒、汪堯田、王新奎、周漢民等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國“復關”“入世”談判、浦東開發開放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圍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為黨咨政、為國建言,與海關總署共建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在商務部和上海市支持下全力打造國際經貿創新與治理研究院(智庫中心),入選上海市重點智庫(培育)、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首家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核心智庫,入選全國“A區高校智庫”1個、上海高校智庫3個,發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藍皮書、“進博會”主賓國進口貿易指數、中國戰略性大宗商品發展報告、中非投資指數等系列重要成果。在臨港新片區制度型開放、“進博會”和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提升等領域咨政研究成效突出,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獲獎再創歷史新高,決策咨詢研究成果持續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市屬高校第一。其中,《對標CPTPP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暨臨港新片區深化開放研究》獲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并被國務院多部政策文件集中采納。